第三部分天然有机化合物内容摘要:

OC (CH 2 ) 7 (CH 2 ) 7C=C CH 3OC (CH 2 ) 7 (CH 2 ) 7C=C CH 3OC (CH 2 ) 7 (CH 2 ) 7C=C CH 3OCOOOCH 2CHCH 2OCOC(CH 2 ) 16 CH 3(CH 2 ) 16 CH 3(CH 2 ) 16 CH 33 碘值:每 100g油脂所能吸收的碘的克数。 不饱和脂肪酸与碘发生加成反应,常用来测定不饱和脂肪酸的不饱和度。 ( 3)酸败作用 酸值: (油脂中游离脂肪酸的含量常用酸值来表示)中和 1g油脂中游离脂肪酸所需氢氧化钾的毫克数。 油脂长期贮存,由于受到光、热、空气中的氧气和微生物的作用,会逐渐产生一种令人不愉快的气味,其酸度也明显增大,这种现象称为油脂的酸败作用。 酸值是衡量油脂品质的主要参数之一。 一般酸值大于 6的油脂不宜食用。 第二节 类脂化合物 一、 蜡 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和高级饱和一元醇形成的酯。 天然蜡还含有少量游离高级脂肪酸、高级醇和烷烃等。 根据蜡的不同来源,常分为植物蜡和动物蜡两类。 植物蜡多呈一薄层覆盖在植物的茎、叶、树干和果实的表面,植物的细胞也存在着蜡质。 植物表层蜡的 主要作用是防止水分入侵、微生物侵袭及减少植物体内水分蒸发。 动物蜡覆盖在昆虫的表皮上,具有防止体内水分往外蒸发和外界水分入侵的功能。 昆虫表皮的蜡层一旦遭受破坏,就会因失水而死亡。 植物蜡: 棕榈蜡 二十六酸二十六酯和二十六酸三十酯 动物蜡: 虫蜡(又名白蜡) 白蜡虫的分泌物,主要成分是二十六酸二十六酯 蜂蜡 主要成分是十六酸三十酯 注意:蜡和石蜡的区别,石蜡是石油中得到的直链烷烃(含有 26~30个碳原子)的混合物。 二、磷脂 磷脂是指含磷酸的类脂化合物。 根据磷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