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查找和排序内容摘要:
方法 :通过比较确定元素位置 13/23 二 . 建立哈希表 构造哈希函数常用的方法 – 数字分析法 – 平方取中法 – 折叠法 – 除留余数法 ( 求模取余法 ) – 直接定址法 14/23 三 .冲突及冲突处理 1. 冲突 :在哈希元素 ( 地址 ) 求解过程中 ,不同关键字值对应到同一个存储地址的现象 , 即 K1K2, 但 H( K1) = H( K2) 2. 均匀的哈希函数可以减少冲突 , 不能避免冲突。 3. 处理冲突 •开放地址法 •链地址法 •再哈希法 •公共溢出区法 15/23 处理冲突 —— 开放地址法 发生冲突后 , 求解下一个地址 Hi =(H(key)+di)MOD m i=1,2,… ,k(k m1) m:哈希表长度 ,di:增量序列 增量序列的不同取法 , 构成不同的开放地址法。 1)线性探测再散列 di=1,2,… ,m1 2)二次探测再散列 di=12 ,12,22,22, … ,+k2,k2 (k m/2) 16/23 处理冲突 —— 链地址法 发生冲突后 ,将所有函数值相同的记录连成单链表 : H(41)=H(1)=1 H(67)=3 H(530=H(13)=5 H(22)=H(46)=H(30)=6 1 2 3 4 5 6 7 41 1 NULL 46 13 NULL 30 NULL 22 NULL 53 NULL NULL NULL 67 17/23 四 . 建立哈希表举例 数列 {22,41,53,46,30,13,1,67},表长 9 哈希函数 : H(key) = key MOD 8 , 用线性探测解决冲突 Hi=(H(key)+di) MOD m 1) 计算 H(22) =6, 该地址空 , 可用; 。第3章查找和排序
相关推荐
”码编“ ”码编“ 010sU”码编“”码编“〈〉”码编“”码编“”码编“〈〉”码编“〈〉”码编“”码编“”码编“〈〉”码编“”码编“”码编“〈〉”码编“〈〉”码编“0116001641320012560011 0 2415121128sU 编码理论 3)段内码 其中 为第 i段起始电平,这样,任给一样值脉冲 ,就可根据编码规则编出 PCM 8位码
是周期为 N的周期序列,则 ( ) ( )mnND F S W x n X k m ()xn(4)周期卷积和 12( ) ( ) ( )Y k X k X k若 则有: 111 2 2 100( ) [ ( ) ]( ) ( ) ( ) ( )NNmmy n I D F S Y kx m x n m x m x n m 记作: 12( ) ( ) * (
段流水线不会有此类相关因为 : • 所有的指令都是 5段 , 并且 • 读操作总是在第 2段,而 • 写操作在第 5段 I: sub r4,r1,r3 J: add r1,r2,r3 K: mul r6,r1,r7 计算机体系结构 写后写相关( Write After Write (WAW)) InstrJ writes operand before InstrI writes it.
: 中断请求:由需要提供中断服务程序的设备提出;中断响应: CPU给设备发出一个中断应答信号;现场保护:保护执行中断服务程序前的各种信息;执行中断服务程序:完成特定的操作;退出中断服务程序:恢复现场。 微机中断过程如图。 第 3章 微机系统的中断系统 图 中断过程 中断处理程序C P U 响应中断中断请求中断返回原程序中断第 3章 微机系统的中断系统 中断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