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肺功能不全内容摘要:

Q 4L 5L 25 < ﹣ 10 cmH2O > cm H2O 3 VA Q VA/Q 3 6 1 10 3 肺尖 肺底 26 病因 支哮、慢支、阻塞性肺气肿、肺纤维化、水肿等 机制 部分肺泡通气 ↓血流 N或 ↑ →V/Q↓ →静脉血掺杂 venous admixture (功能性分流 ) →功能性分流 functional shunt 27 血气变化 通气不足 病肺 健肺 全肺 VA/Q < > = > < PaO2 ↓↓ ↑↑ ↓ CaO2 ↓↓ ↑ ↓ PaCO2 ↑↑ ↓↓ N ↓ ↑ CaCO2 ↑↑ ↓↓ N ↓ ↑ 28 *换气障碍血气变化的机制 1 . 动静脉 O2 、 CO2的分压差不同 ; 2 . CO2比 O2的弥散能力强 ; 3 . O2解离曲线与 CO2解离曲线的特性不同 29 O2和 CO2的离解曲线 PCO2 SCO2 (%) (mmHg) 55 50 45 40 45 50 动脉血 静脉血 20 40 60 80 100 20 40 60 80 100 PO2(mmHg) SO2 (%) 30 病因 肺 A动脉炎、肺血管收缩、栓塞 、破坏等 机制 部分肺泡血流 ↓ 通气泡正常 → V/Q↑ →死腔样通气 →死腔样通气 dead space like ventilation 31 血气变化 血流不足 病肺 健肺 全肺 VA/Q > < = > < PaO2 ↑↑ ↓↓ ↓ CaO2 ↑ ↓↓ ↓ PaCO2 ↓↓ ↑↑ N ↓ ↑ CaCO2 ↓↓ ↑↑ N ↓ ↑ 32 (三) . 解剖分流增加 (increased anatomic shunt) 原因与机制 支气管血管扩张 动 静脉短路开放 肺实变、肺不张等 静脉血掺杂 (真正分流 true shunt) RH LH 97%Hb氧合 3%Hb O2 吸氧无效 33 原因与发病机制小结 •临床上常为多种机制参与 呼衰 (外 ) 通气障碍 (PaO2↓ PaCO2↑) 换气障碍 (PaO2↓ PaCO2↑ ↓N) 限制性 阻塞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