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厌氧性细菌内容摘要:

致病物质  α 毒素 – 以 A型产生量最大 – 引起血管通透性增加伴大量溶血 、 组织坏死 、肝脏 、 心功能受损 – 在气性坏疽的形成中起主要作用  β 、 ε 、 ι 毒素 – 引起坏死损伤和血管通透性增加  肠毒素 所致疾病  气性坏疽 – 主要由 A型产气荚膜梭菌引起 – 致病条件与破伤风梭菌相同 – 潜伏期短,发展迅速,病情险恶,死亡率高,以组织坏死,气肿和全身中毒为特征 组织坏死、血管内皮损伤,通透性上升 出血、水肿、局部坏死 分解糖产气,压迫软组织、血管 加重组织坏死(捻发音) 分解组织,病变迅速扩散,引起全身中毒症状  食物中毒 – 食入被大量细菌污染的食物 ( 多为肉类 ) – 临床表现:腹痛 、 腹胀 、 水样腹泻;可自愈 微生物学检查法  直接涂片镜检 – 深部创口取材涂片 革兰阳性大杆菌 白细胞少且不典型 伴有其它杂菌 – 早期诊断能避免病人最终截肢或死亡  分离培养及动物实验 – 接种血平板或庖肉培养基,镜检及生化反应鉴定 – 动物实验 – 如怀疑食物中毒,在发病后一日内,检出大于 105病菌 /克食品或 106病菌 /克粪便可确立诊断 防治原则  预防 – 及时处理伤口,破坏和消除厌氧微环境 – 预防性的使用抗生素  治疗 – 局部感染的处理 – 抗生素 – α抗毒素 – 高压氧舱法 三、肉毒梭菌 ( C. botulinum) 生物学特性  芽胞呈椭圆形 , 粗于菌体 , 位于次极端 , 使细胞呈 汤匙状 或 网球拍状  根据神经毒素的抗原性分 A~G 7个型 ,各型毒素只能被同型抗毒素中和  肉毒毒素不耐热 ,煮沸 1分钟即可被破坏 致病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