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地基承载力内容摘要:

 2 )(塑性区开展深度在某一范围内所对应的荷载为 界限荷载 dc t g bdc t gcp     2/ )4/(4/1dc t g bdc t gcp     2/ )3/(3/1中心荷载 偏心荷载 167。 浅基础地基的极限承载力 • 一、普朗特尔极限承载力公式 1920年,普朗特尔根据塑性理论,在研究刚性物体压入均匀、各向同性、较软的无重量介质时,导出达到破坏时的滑动面形状及极限承载力公式 P b c c d d Ⅰ Ⅱ Ⅱ 45o+  / 2 45o-  / 2 Ⅲ Ⅲ 将无限长, 底面光滑 的荷载板至于 无质量的土 (= 0)的表面上,荷载板下土体处于塑性平衡状态时,塑性区分成五个区 Ⅰ 区: 主动朗肯区, 1竖直向,破裂面与水平面成 45o+  / 2 Ⅱ 区: 普朗特尔区,边界是对数螺线 Ⅲ 区: 被动朗肯区, 1水平向,破裂面与水平面成 45o-  / 2 普朗特尔理论的极限承载力理论解 cu cNp ]1)2/45(t a n)t a n[ e x p (c t g 02  cN式中: 承载力系数 当基础有埋深 d 时 qcu dNcNp 0)2/45(t a n)t a ne x p ( 02  qN式中: • 二、太沙基极限承载力公式 底面粗糙, 基底与土之间有较大的摩擦力,能阻止基底土发生剪切位移,基底以下土不会发生破坏,处于弹性平衡状态 P a a b c c d d Ⅰ Ⅱ Ⅱ Ⅲ 45o+  / 2 45o-  / 2 Ⅲ Ⅰ 区: 弹性压密区(弹性核 ) Ⅱ 区: 普朗特尔区,边界是对数螺线 Ⅲ 区: 被动朗肯区, 1水平向,破裂面与水平面成 45o-  / 2 太沙基理论的极限承载力理论解 cqu cNdNbNp  02/1  Nr、 Nq、 Nc均为承载力系数,均与 有关,太沙基给出关系曲线,可以根据相关曲线得到 上式适用于条形基础整体剪切破坏情况,对于局部剪切破坏,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