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预防策略与疾病监测内容摘要:

、多糖聚合物制成(如甲肝疫苗) 减毒活疫苗 由无毒或弱毒菌株或病毒株所制成(如白百破三联疫苗) 组分疫苗 通过遗传学重组机制来生产疫苗 ( 如流脑疫苗 ) 基因工程疫苗 不同于传统的疫苗 , DNA疫苗旨在将病原微生物的某种专门组分的裸露 DNA编码直接注入机体内 ( 如乙型肝炎疫苗 ) 人工被动免疫 将含有抗体的血清或其制剂注入机体 , 使机体立即获得抗体而受到保护。 分类 免疫血清 免疫球蛋白 被动自动免疫 在注射破伤风或白喉抗毒素实施被动免疫的同时 , 接种破伤风或白喉类毒素疫苗 , 使机体在迅速获得特异性抗体的同时 , 产生持久的免疫力。 计划免疫 定义 根据疫情监测和人群免疫状况分析,按照规定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利用疫苗进行预防接种,以提高人群免疫水平,达到控制乃至最终消灭针对性疾病的目的。 种类  卡介苗  脊髓灰质炎活疫苗  白百破混合制剂  麻疹疫苗  乙型肝炎疫苗 程序 疫苗名称 卡介苗 脊髓灰质炎活疫苗 百白破混合制剂 麻疹疫苗 乙型肝炎 疫苗 新生儿 初种 1 次 1 月龄 2 次 2 月龄 1 次 3 月龄 2 次 1 次 4 月龄 3 次 2 次 5 月龄 3 次 6 月龄 3 次 8 月龄 初种 1 . 5~ 2 周岁 * 加强 4 岁 复服 7 岁 复种 白类加强 加强 加强 12 岁 复种(农村) 预防接种 将抗原或抗体注入机体,使人体获得对某些疾病的特异性抵抗力,从而保护易感人群,预防传染病发生。 预防接种的注意事项: 接种途径与剂量 疫苗禁忌症 预防接种反应 一般反应 异常反应 冷链 为了保证疫苗从生产到使用的整个过程均在适当的冷藏条件下进行,所需的多环节链式储存、运输设备。 扩大免疫规划 20世纪 70— 80年代 提高免疫覆盖率 20世纪 90年代后 控制 、 消除和消灭疫苗可预防疾病 传染病控制与管理 传染病病人的措施 三早 传染病报告 传染病控制与管理 报告种类 甲、乙、丙三类,共 35种 责任报告人 执行职务的医疗、保健人员、卫生防疫人员 报告种类 甲类 2种 鼠疫 霍乱 乙类 23种 病毒性肝炎 艾滋病 丙类 10种 麻风病 流行性感冒 (结核病由丙类上升为乙类) 报告时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