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容器质量管理和控制焊接责任工程师培训讲义(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报告等控制点。 ( 2) 工艺评定的依据:标准、图纸、技术文件; ( 3)焊接工艺评定的一般过程: 制定评定方案 — 拟定焊接工艺指导书 — 制备评定试件 — 试件焊接 — 试件无损检测 — 制备试样 — 试验 —试验评定 — 编制评定报告; 2)焊接性试验 焊接性试验是检查材料在一定工艺条件下的性能的好与坏,评定其是否可用于压力容器,能否承受 32 焊接热循环的考验,得到无缺陷的焊接接头。 通过焊接性试验可了解材料可能产生焊接缺陷的特性和形成优质接头的性能特点,是选用焊接材料、焊接工艺的前提和基础。 当对材料的焊接性不了解时应进行焊接性试验,确定焊接评定方案。 3)焊接工艺指导书的拟定 焊接工艺指导书是为了焊接工艺评定所拟定的,需要工艺评定试验验证的焊接工艺文件,当按焊接工艺评定合格后,需对焊接工艺指导书进行重新修订,用于指导产品焊接。 实际上应存在试验用焊接工艺指导书和产品用焊接工艺指导书。 ( 1)编制焊接工艺指导书的依据:材料焊接性试验、焊接工艺评定标准、图纸或技术文件、生产条件和工艺评定问题分析; 33 ( 2)焊接工艺指导书应考虑: A、评定所涉及的所有重要因素、补加因素; B、各焊接要素之间的影响及处理措施; C、尽量扩大后续工艺评定应用范围。 4)焊接工艺评定试验 ( 1)试件焊接和检验 A、试验前准备:材料验收合格符合焊接工艺指导书要求,试板加工符合焊接工艺指导书要求,试件尺寸符合标准取样要求,焊接和检验。 B、试件有本单位的熟练焊工焊接; C、焊接应严格按焊接工艺指导书要求进行; D、焊接工艺员现场进行参数记录,确保试验参数的准确性,记录应包括至少所有重要参数、补加参数等; E、对试样进行外观、 RT或 PT等无损检测并划出缺陷; 34 ( 2) 取样和试验 A、可避开缺陷取样(当怀疑缺陷由工艺引起时建议重新焊接) B、试样加工,试样尺寸和光洁度应符合标准要求,不得有影响试验结构的缺陷如加工刀痕等缺陷存在; C、试验应按相应标准试验方法进行。 D、工艺评定试样应保存至少五年以上。 ( 3)工艺评定报告 工艺评定报告是按照标准规定,通过对试验和检验报告收集,以及焊接过程要素记录进行收集整理而形成的综合性的焊接工艺评价报告。 是对完成符合要求焊接接头性能的焊接工艺综合评价,是制定产品焊接工艺规程基础。 A、焊接工艺评定的内容:包括所有焊接工艺重要参数、补充重要参数(当需要时)、以及非重要参数; 35 工艺评定指导书、材料质量证明书; B、评定日期、检验、试验报告和焊接工艺评定结论 C、焊工、试验执行人、单位名称 D、焊接工艺评定报告由焊接工程师编制、责任工程师审核,技术总负责人批准。 监检确认后生效。 E、焊接工艺人员应整理焊接工艺评定报告编制工艺评定一览表以便焊接工艺人员编制工艺使用。 F、焊接工艺评定档案应专人管理,保存质焊接工艺评定失效为止; 5)焊接工艺管理 焊接工艺是指导焊接生产的焊接技术文件文件,包括焊前准备、焊接工艺参数、过程控制和焊后清理等一系列措施。 依据工艺评定的科学依据、结合一定的生产条件,结合实际经验,分析、总结制定出来。 36 ( 1)焊接工艺的作用: A、指导焊接生产的重要技术文件 B、组织和管理焊接生产的基础;规定程序、规范焊接参数等、解决生产中的焊接问题 C、交流焊接先进经验的桥梁;科技发展、新技术的引进、工人实践经验的采纳等促进工艺改进和技术交流。 ( 2)焊接工艺编制原则 保持技术先进性、经济合理性、技术的可行性、创造良好的劳动条件。 ( 3)焊接工艺管理 包括焊接工艺文件的编制、校核、更改、贯彻实施等控制点。 A、焊接工艺文件的编制依据:工艺评定报告、图纸和技术文件、标准、工厂生产条件; 37 B、焊接工艺的内容 焊接节点图、母材、焊接材料、预热、后热、热处理、焊接参数、技术措施等;焊接工艺有焊接工艺员编制,焊接责任工程师审核。 C、焊接工艺文件的更改 a 、原因:由于技术进步和经验的积累、图纸或技术文件要求、材料代用等; b、变更方法:换版或修订、焊接工艺修订应按员工艺审核程序进行; D、焊接工艺文件的贯彻实施 技术交底,现场严格按工艺进行作业; 6)产品施焊管理 产品焊接是焊接工艺实践的过程。 所以应严格做好产品施焊管理工作,产品施焊管理控制环节包括焊接环境、 38 焊接工艺纪律检查、施焊过程及焊接检验等控制点。 ( 1)焊接环境 适于焊接工艺实施的环境条件具体有: A、风速限制B、相对湿度不得大于 90%;不得有雨雪; C、试件温度不得过低; D、有色金属焊接是的铁污染及灰尘等污染要求; E、安全要求,电源安全电压等; F、光线要求; ( 2)焊接工艺纪律 A、依据标准,从事压力容器焊接的人员应具有符合接头焊接相适应的资质要求; B、焊工应严格按焊接工艺要求进行焊接,并做好记录; C、焊接检查应按规定要求进行,并做好检验记录; D、对于不符焊接规程要求的行为任何人有权制止; 39 ( 3)焊接过程及检验 A、焊前准备:指派有资质焊工、检查焊接条件及材料等符合焊接要求,熟悉焊接工艺; B、焊接:严格按工艺要求施焊、按资质范围要求资质进行作业; C、焊后:按规定进行焊缝标记,外观检查并作好检验记录等; D、验证性焊接资料为施焊记录和焊接检验记录 4)焊缝返修及母材修补 焊接由于受焊接工艺、焊工技能、焊接环境等各方面条件限制,往往会产生超标缺陷,需要进行返修。 焊接返修设置一二次返修、超次返修两个控制点。 ( 1)焊接返修方案制定,原因分析、方案制定、平定合格的焊接工艺、有资质焊工、检验要求 ( 2)一二次焊接返修的处理,焊接工艺员编制返修工艺,责任工程师审核。 40 ( 3)超次返修的处理,焊接工艺人员编制、责任工程师审核、技术总负责人批准 ( 4)焊缝返修的时间段 热处理前进行,热处理后返修需视返修深度确定是否进行热处理 ( 5)返修记录和资料存档,验证资料焊缝返修工艺和记录报告 产品焊接试件 产品焊接试板是用于验证完工焊缝性能的试件。 产品焊接试板主要有试板制备和试样制备两个控制点。 1)试板制备 试板制备包括制备产品试件的条件和制备要求,确保不出现试件遗漏和错误。 ( 1)制备产品试板的条件: 41 A、碳钢、低合金钢低温容器 B、 Rm≥540Mpa的低合金钢制容器 C、需要经过热处理改善或恢复材料力学性能的钢制压力容器; D、盛装极度或高度危害介质的压力容器; E、图样或本规程应用标准要求制备产品焊接试件的容器。 ( 2)制备要求 A、材料要求:合格,与容器用材具有相同标准、牌号、厚度和热处理状态; B、焊接试件的焊接:作为筒节纵向焊缝延长部分、由施焊容器的焊工与筒节纵缝一起焊接; C、焊接试件的热处理状态:与容器具有同样的热处理状态; D、焊接试件数量 :与材料、厚度、结构和焊接工艺、设计图样和标准要求有关产品焊接试件的标记。 容器编号、 42 焊缝编号、焊工钢印、移植号等。 2)试样制备和理化实验 试样制备和理化实验应依据 JB/T474JB/T474 JB/T4756等关于产品焊接试样要求和规定进行试样制备、试验和结果评价。 43 焊接质量控制系统 (1)焊接质量控制系统控制程序图 (附录 C) (2)焊接质量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控制环节和控制点一览表 (3)控制环节 (4)控制要点 ① 焊工管理 ① 培训;②考试;③持证上岗;④考绩档案;。 ② 焊接设备 ① 资源条件;②采购;③完好状态;④仪表周检。 ③ 焊材管理 ① 采购;②验收和复验;③保管;④烘焙;⑤发放、回收。 ④ 焊接工艺评定 ① 焊性试验;②拟 WPS;③试验;④ PQR ⑤ 焊接工艺管理 ① 编制;②更改;③贯彻实施。 ⑥ 产品施焊管理 ① 环境;②工艺纪律;③施焊过程与检验 (含外观质量)(现场焊接控制)。 ⑦ 产品焊接试板 (含工艺纪律检查试板、以批代台) ① 试板制备;②试样制备 ⑧ 焊接返修 ① 一、二次返修;②超次返修审批。 ③母材缺陷补焊 ○ 焊接结构设计 参照 GB150附录 J 焊接结构 44 四、相关法规及专业知识焊接责任工程师 焊接责任工程师应有深厚的焊接专业基础知识同时要掌握压力容器法规、标准有关焊接的专业知识及相关特殊要求。 一)焊接责任工程师应熟悉的法规标准的内容: 《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 《 锅炉压力容器制造监督管。压力容器质量管理和控制焊接责任工程师培训讲义(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