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崩解时限法、溶出度检查法的基本原理理解含量均匀度内容摘要:

响。 因而片剂的溶出度主要用于难溶性药物的测定。 溶出度不一定与体内的生物利用度试验结果都有相关性,但控制处方和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因素的变化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同时与药物在体内药效的真实情况有一定的相关性。 学习目标 复习提问 新课大纲 新课内容 本课小结 课后习题 药典采用转蓝法、浆法、小杯法 学习目标 复习提问 新课大纲 新课内容 本课小结 课后习题 仪器:药物溶出度仪 主要由电动机、恒温水浴、篮体与篮轴、操作容器、杯盖 仪器与用具 学习目标 复习提问 新课大纲 新课内容 本课小结 课后习题 除另有规定外,量取经脱气处理的溶剂 900ml, 注入每个操作容器内 ,加温使溶剂温度保持在 37177。 ℃ ,调整转速 使其稳定。 取供试品 6片 (个 ),分别投入 6个转篮内,将转篮降入容器 中,立即开始计时,除另有规定外,至 45分钟时,在规定取样点 吸取溶液适量,立即经 ,自取样至滤 过应在 30秒钟内完成。 取滤液,照各药品项下规定的方法 测定,算出每片 (个 )的溶出量。 法 定 测 2) . 学习目标 复习提问 新课大纲 新课内容 本课小结 课后习题 ① 6片(粒、袋)中,每片(粒、袋)的溶出量按标示量计算,均不低于 规定限度( Q) ,判为符合规定;如 6片(粒、袋)中仅有 1~ 2片(粒、袋)低于 Q,但不低于Q- 10%,且其平均溶出量不低于 Q,判为符合规定。 ②如 6片(粒、袋)中有 1~ 2片(粒、袋)低于 Q,其中仅有 1片(粒、袋)低于 Q- 10%,但不低于 Q- 20%,且其平均溶出量不低于 Q时,应另取 6片(粒、袋)复试;初、复试的 12片(粒、袋)中有 1~ 3片(粒、袋)低于 Q,其中仅有 1片(粒、袋)低于 Q- 10%,但不低于 Q- 20%,且其平均溶出量不低于 Q,判为符合规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