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狮子心内容摘要:

了。 正因為很早就碰到了這樣的事情,讓我對這類的陷阱與危機更加提防,也讓我在接下來的工作表現得更認 真。 我在美國運通待了八年半,在前面的四五年,幾乎每半年就被升遷到新的工作。 但是我必須特別強調:當時的背景跟現在不一樣,那個不 必讀大學也可以突飛猛進的機會,在今天這個環境已經不太可能出現了,現在的環境競爭遠比當時激烈。 二十幾年前,台灣還是一個急速成長的環境,美國運通這麼 大的組織,在我加入的時候只有七個人,在我升到總經理的時候是二十幾個人,到我離開的時候也才四十幾個人,而現在美國運通已經是五百人的公司了。 假如過去的那個我踏入現在這個公司,我不覺得會出現同樣的結果。 在一個五百人的組織裡,無論你的表現有多麼突出,都不可能像在七 個人的組織那樣很快被肯定。 尤其當公司迅速成長的時候,也會創造出許多機會。 假如公司對你有信心,與其找外面的人,當然不如優先用自己人。 所以總歸一句 話,當時真的是「時勢造英雄」。 【 「英雄造時勢」的時代 】 現在不一樣了,現在是一個「英雄造時勢」的時代。 在這樣高度 競爭的環境,所有的企業都在縮減、裁員、效率化,而企業吸收資訊的學習方式又是那麼寬廣、多樣,一個年輕人要靠自己摸索學習,已經不容易成功了。 現在必須 要靠很多有經驗的人,無論是學校老師或者社會人士,幫你整理出所有學習的內容,才有可能創造出學習的捷徑。 在這個環境下,「讀書」絕對是最快的學習捷徑。 後來,我已經在美國運通主管許多業務,當時美國運通在台灣的業績已經有四五年都沒有突破,主要是因為他們沿用美國的那一套做法, 比台灣市場所能接受的程度早了太多。 我在公司接受了四五年的訓練,又是本土出身,所以瞭解問題所在,於是向公司提出建議,認為應該做一些大幅度的改變。 那 時候我的老外主管還很猶豫,我就威脅他說:「你不讓我這樣做,我就要辭職了。 」他深怕我離開,就答應了我的提議。 沒想到那些做法真的讓公司轉虧為盈,美國總公司就把我的老外主管調走,讓我接他的位置,成為美國運通有史以來第一個亞洲本地出身 的總經理,那時候我才二十八歲。 【 預測十三個月 】 當時整個公司只有二十幾個人,我這麼年輕就當上總經理,最大 的意義既不是升遷到哪個位子、也不是待遇有多好,而是我有機會到世界各地去開會、必須對總公司提出許多計畫,美國運通對主管的要求是「遠見」,他不要你去 操心下一個月的營運,他要你思考的是十三個月到五年以內會發生什麼事、你又有哪些因應計畫。 當時有一個「預測十三個月」的要求:假使現在是五月,你必須預 測明年六月的業務。 這樣的訓練使主管在面對變化的時候,不會手足無措,這才是我真正獲得的機會和歷練。 我後來在面對事情的時候,不會只看眼前,而會看得更寬、更廣,就是在這段時間學到的。 在美國運通的八年半,是我學習的過程;到了 亞都飯店之後,則讓我有了實現理念的機會。 亞都飯店當年是美國運通的房東,那時候台灣還沒有很多旅館,亞都的董事長想建旅館,就來請教我。 我看了他建飯店的計畫,覺得不大好,就建議他找國際的管理人才。 沒想到當時政府鼓勵興建旅館,有十幾家飯店同時都在興建,許多國 際管理人才看了亞都的地點和環境,都覺得比不上別人,就回絕了他的邀請。 發生這種狀況,我也很過意不去,因為當初是我建議他找人的。 於是幾乎在他半強迫的 情況下,答應過去幫忙管理這個旅館。 沒想到我這麼一個從來沒管過旅館的人,也把亞都管得還不錯,不僅替台灣旅館業創造出新的方向,也讓亞都在後來的十幾年,都是台灣 旅館業的領導者。 這要感謝我在美國運通受的訓練,讓我能夠從顧客的期待中,找到他們需要的服務。 (4)爭取明天的客戶 我到了亞都飯店之後,發現它和十幾家競爭對手比起來,地點和 環境都不好。 我該怎麼讓這家條件並不理想的旅館,變成成功的產品。 當時台灣大部分產品的規劃和包裝,都是模仿以前成功的例子,我卻用了一個從美國運通領悟 到的新觀念:「不要只看今天的客戶,要看明天的客戶。 」那時候到台灣住旅館的客戶大概有八○%是觀光,只有二○%是商務。 但是我研判台灣經濟會持續成長, 商務客戶二○%的比例一定還有成長的空間。 換句話說,未來會有更多做生意的人到台灣來,然而當時卻沒有專為生意人準備的旅館。 有了這樣的觀察,我決定把亞都包裝成「專為商務人士服務」的飯店。 當時許多人看到做旅館很好,就蓋一間想要爭取所有顧客的旅館; 我卻剛好相反,只專心經營一種特定的客人,並且仔細研究他們期待的是什麼。 我發現來觀光的客人和做生意的客人,對旅館的期待是不一樣的:觀光的客人往往是 一整個團一起,心情很高興,他們多半會期待一個又大又熱鬧的地方,最好有得吃也有得玩。 可是商務的客人卻不是這樣:他可能已經來過台灣三十次,每次都是來 驗貨,即使不想也還是得來,他的表情可能是愁眉苦臉的。 加上遠離家鄉,他的心情往往也很寂寞。 【 讓旅館不像旅館 】 所以我分析出商務客戶需要兩項東西:首先是一個「離開家的 家」,因為他們離家很寂寞,我必須創造一個像「家」的環境;其次是一個「離開辦公室的辦公室」,比方說他在公司有幫忙打字、接電話的秘書,到了旅館卻必須 一切自己動手,我必須創造一個像辦公室的環境。 我相信,假如能滿足這兩項需求,就可以推出一項成功的產品。 當時我做的第一個包裝,就是找一位從來沒設計過旅館的人,把 亞都全部做成「非旅館」的設計。 比方我認為旅館的櫃檯是個非常「冷」的東西,會讓飯店員工覺得「你需要服務就得過來找我,我被鎖在這堵矮牆後面,沒法過 去。 」這是一項負面的服務訊息。 要創造像「家」一樣的環境,就得要有「主動去關懷」的心情。 於是我把櫃檯拿掉,改成兩副桌椅,客人來的時候,你可以先迎上 前去握手,再請他坐下來辦報到手續。 我認為要讓客人感到「被重視」,最重要的就是記住他的名字。 於是我設計了一套流程,當飯店代表去機場接了客人、送他們上車之後, 馬上打電話回飯店通報:「現在二號車要回飯店,坐左邊的是 Mr. Smith、坐右邊的是 Mr. Johnson。 」我們的守門人就會把名字背下來,車子來的時候,他就會說:「歡迎光臨, Mr. Johnson。 歡迎回來, Mr. Smith。 」雖然只是短短的幾步路,客人在門口就被叫出自己的名字,和進了旅館才被員工「發現」自己的名字,感覺是非常不一樣的。 我也把這一套方法運用在接電話的工作。 總機把每個房間的客人名字都寫在白板上,電話轉接過去的時候,只要看一眼,就叫得出每一位 客人的名字。 如此一來,他們都覺得很親切,這就跨越了一個服務上的心理障礙。 你不要以為叫一聲短短的名字沒什麼了不起,這樣一個小小的動作,會讓客人覺得 「我在乎你」,這個訊息是非常重要的。 【 提前滿足顧客的期待 】 所以「人性化」的服務是非常重要的。 各位一定要記住:無論你 有多大的本事,都還是得透過別人來完成。 在工作的過程中,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