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力衰竭的治疗内容摘要:

普钠、重组人 B型利钠肽、乌拉地尔) 90100 mm Hg 有 血管扩张剂和 /或正性肌力药物 (多巴酚丁胺、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左西孟旦) < 90 mm Hg (脉搏) 有 此情况为心原性休克 血流动力学监测下进行治疗 适当补充血容量 正性肌力药物如多巴胺,必要时加用去甲肾上腺素效果仍不佳考虑肺动脉插管监测血流动力学和使用IABP、心室机械辅助装置 PCWP高者可考虑少量硝普钠 急性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20,38(3):195208 急性心衰血管活性药物的选择应用 IABP基本设备及原理 主瓣即将开放时球囊迅速放气 主瓣关闭后,球囊迅速充气 LVAD(左室辅助装置) BiPAP呼吸机肺辅助  是一种有效的无创机械通气呼吸机治疗措施,能短期内提高血氧饱和度,明显改善临床症状。  无创正压通气,常用于 急性肺水肿 的肺辅助治疗:  减少肺泡液体渗出  减少左心回流 降低左室充盈压  减少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的使用  特别适合于 I型呼吸衰竭。 ECMO的应用指证  患有严重但可逆性心肺疾患,常规呼吸机、药物治疗和氧疗没有作用。 分类 诊断与治疗要点 不同类型急性心衰的治疗 主要内容 (一)右心室梗死伴急性右心衰竭 1. 扩容治疗: 706代血浆、低分子右旋糖酐或生理盐水, 20 ml/min 静滴,维持 PCWP至 1518 mmHg, 24 h总量控制: 35005000 ml。 2. BP偏低可配合多巴酚丁胺或多巴胺。 3. 禁用利尿剂、吗啡和硝酸甘油等血管扩张剂,以避免进一步降低右心室充盈压。 4. 同时合并广泛左心室梗死,则不宜盲目扩容,以免导致左心衰竭。 密切关注血压、尿量和肺底啰音,先补后利 (二)急性大块肺栓塞所致急性右心衰竭 1. 止痛:吗啡或哌替啶。 2. 吸氧:鼻导管或面罩给氧 68 L/min。 3. 溶栓治疗: 溶栓后继续肝素治疗。 持续滴注 57 d,使 ACT延长 ,停药后改用华法林口服数月。 4. 经内科治疗无效的危重患者 (如休克 ),可介入治疗(吸栓与碎栓术),或体外循环下紧急早期切开肺动脉摘栓。 (三)冠心病所致的急性左心衰 1. 针对心肌缺血的病因治疗:冠心病标准治疗方案 ,STEMI。 NSTEACS 2. STEMI:急诊 PCI或静脉溶栓。 尽量 IABP支持 3. NSTEACS:危险分层, 高危患者尽早介入干预 4. 合并低血压和休克者,积极给予 IABP或 ECMO, 更应 PCI。 5. 适当控制心率和血压 6. 高危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不宜静脉注射 b受体阻滞剂。 (四)高血压所致的急性心衰( 1)  临床特点:血压高(> 180/110 mm Hg),心衰发展迅速, CI多正常, PCWP> 18 mm Hg, X线胸片正常或呈间质性肺水肿。  把握降压速度:  慢性高血压因血压自动调节功能受损,快速降压可导致心、脑、肾等重要脏器供血不足;  急进型恶性高血压患者因其小动脉痉挛狭窄,已存在局部供血不足,快速降压会加重脏器缺血。 3. 急性心衰病情较轻:可在 2448 h内逐渐降压 4. 病情重、伴肺水肿患者应在 1 h内将平均动脉压,较治疗前降低 ≤ 25%, 26 h降至 160/100110 mmHg, 2448 h内使血压逐渐降至正常。 5. 优先考虑静脉给予硝酸甘油,亦可应用硝普钠 6. 呋塞米等襻利尿剂静脉给予能起辅助降压之效 7. 乌拉地尔适用于基础心率很快、应用硝酸甘油或硝普钠后心率迅速增加而不能耐受的患者。 (四)高血压所致的急性心衰( 2) (五)心瓣膜病所致的急性心衰 1. 早期介入或外科手术矫治是预防心衰的惟一途径,以从根本上改善其预后。 2. 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所致的急性肺水肿 :常由快速房颤诱发,有效控制房颤的心室率对成功治疗急性心衰极其重要, 西地兰, β受体阻滞剂,胺碘酮,或药物无效者可考虑 电复律( PBMV术)。 3. 一旦急性心衰得到控制,病情缓解,应尽早考虑作介入术或外科手术,以解除瓣膜狭窄。 (六)急性重症心肌炎( 1)  糖皮质激素: 适用于有严重心律失常[高度或三度 AVB]、心原性休克、心脏扩大伴心衰的患者,可短期应用。  α 干扰素和黄芪注射液用:可作抗病毒治疗  维生素 C :可保护心肌免受自由基和脂质过氧化损伤。 (六)急性重症心肌炎( 2)  临时心脏起搏器:严重的缓慢性心律失常伴血流动力学改变者  心室辅助装臵:伴严重泵衰竭患者可采用  血液净化疗法:有助于清除血液中大量的炎症因子、细胞毒性产物以及急性肝肾功能损害后产生的代谢产物,避免心肌继续损伤。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