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与心理疾病内容摘要:

慌和胸闷,按照肥厚性心肌病治疗多年没有任何效果。 经过仔细询问,原来合并抑郁障碍和急性焦虑,经过应用抗抑郁和心理治疗,症状完全消失。 很多高血压患者合并急性焦虑,在原来持续性高血压的基础上,出现阵发性血压升高,单独应用降压药物无法控制,加用抗焦虑药血压带到满意控制。 许多冠心病患者,出现心慌、胸闷和胸痛的症状,症状并不典型,冠脉造影显示冠脉确实存在严重狭窄,但支架治疗没有任何效果,如果仔细询问,可以证实是抑郁或焦虑障碍引起的的心血管症状。 一例出现发作性心慌和胸闷十年的患者,冠脉造影发现血管明显狭窄,在 5年间曾经两次放置支架,共放支架 4枚,症状不见明显改善,仅 2020年因上述症状发作就住院 7次。 2020年底来我院住院,复查冠脉造影示支架内通畅,支架内仅有轻微再狭窄。 询问症状发现,患者在发作时伴有明显焦躁、恐惧,全身麻木,有时肢体战抖。 按照急性焦虑治疗,症状完全缓解。 心脏介入手术后,或冠心病外科搭桥术后的患者也越来越多地出现了抑郁或焦虑障碍。 由于对介入治疗和外科搭桥术认识不足,对手术以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过分担心,以致于许多患者出现了用原来的心脏疾病或手术本身都无法解释的新的心脏系统症状。 如果仔细询问,患者可能发生了抑郁和焦虑障碍。  一例冠心病外科搭桥术后 7年的患者,自从外科搭桥术一直间断出现胸闷、乏力,并且逐渐加重。 入院前一年来,胸闷、乏力持续存在,活动时加重,电话不敢去接听,饭菜做好不敢去端,只能送到手上,说话也不敢发出声。 住院检查心脏大小正常,心功能正常,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外科搭桥的 4根桥血管是通畅,有一根桥血管已经完全闭塞。 经过仔细询问考虑症状与心脏没有关系,诊断为抑郁障碍。 经过心理治疗及药物治疗,症状基本消退。 如何识别心理障碍  无论是否合并器质性心血管疾病,对出现上述不典型心血管疾病症状的患者,在心血管内科按照器质性心血管疾病治疗没有效果,应该高度怀疑心理障碍引起的心血管疾病症状。  对于牵涉多个内脏系统,在多个内脏系统出现的症状,经常到多个科室就诊的患者,常规治疗没有效果,应该高度怀疑心理障碍引起的躯体化症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