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室起搏依赖患者crt优于间隔部内容摘要:
c function [J]? Clin. Cardiol, 2020, 32(12): 695 宿燕岗,等 右室流出道与右室心尖部起搏对心脏收缩功能和左室重构的影响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20, 23(3):212215. RVOT的有限益处是同 RVA起搏相对而言。 目前尚缺乏大规模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明确 RVOT起搏的真正价值。 RVA起搏使心功能恶化,但支持使用其他心室起搏部位的证据有限。 右心室的任何部位的起搏均为非生理(包括 RVOT)。 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存在的问题 CRT治疗心衰的 3个阶段: 治疗心衰: 自 MUSTIC研究到 CAREHF研究:改善症状、降低死亡率(约 30%)的作用,使其治疗心衰的适应证从 Ⅱb 类上升为Ⅰ 类(证据级别: A)。 预防心衰进展: 包括 REVERSE试验和 MADITCRT试验,明确了CRT对 NYHAⅠ Ⅱ 级患者具有抑制心脏重塑,延缓心力衰竭进程的作用。 预防心衰的发生: 防患于未然。 这方面的研究正在进行,且证据逐渐加强。 心室起搏依赖患者 CRT获益的证据 相关的临床试验 RDCHF 研究 右心室( RV)起搏后心功能恶化病人升级为双室( BiV)起搏 Upgrading from single chamber right ventricular to biventricular pacing in permanently paced patients with worsening heart failure Pacing Clin Electrophysiol. 2020。 30 Suppl 1:S2330. 前瞻性、单中心、随机、交叉临床试验 目的:评价传统 RV起搏伴重度心衰患者升级为 BiV起搏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入选标准 NYHA心功能分级 IIIⅣ 级、 LVEF≤35% 、需要更换起搏器 存在心室不同步的证据( 室间延迟 40 ms or 左室射血前延迟 140 ms )。 共 56名患者入选。 3月 RV, 3月 BiV。 目的: 对比传统右室心尖部起搏和双室起搏对升级患者的心功能、心律失常发生和心室不同步的改善情况。 研究终点 NYHA心功能分级,生活质量评分,心律失常发生,心室不同步改善 RDCHF 研究 传统 RV起搏升级为 BiV起搏明显改善心功能、运动耐量,减少住院。 RDCHF 结论 PACE Yu CM, et al. Biventricular pacing in patients with bradycardia and normal ejection fraction. N Engl J Med, 2020,361(22):212334. 心动过缓 LVEF≥45% 植入 CRT 177名 BIV组 ( 89例) RV only组 ( 88例) 随机 随访 12个月 主要终点: LVEF及 LVESV 次要终点:包括 6分钟步行距离、生活质量评分及心衰住院 Yu CM, et al. Biventricular pacing in patients with bradycardia and。心室起搏依赖患者crt优于间隔部
相关推荐
0项,室安卡因 6项, 苯妥英钠 2项及美西律 7项 ) 治疗组 7068例 死亡率 % 对照组 6945例 死亡率 % P= AMI后室早的长期药物治疗 CAST( Cardiac arrhythmia supression trial) 目的: 评价 MI(室早 6个 /小时)后抗心律失 常的疗效 方法:药物组(氟卡胺、英卡胺), CASTII(莫雷西嗪) 安慰剂
(致密化不全型心肌病可能性大) • 心功能 I级 治 疗 改善心室重构:替米沙坦 40mg/d 比索洛尔 讨 论 定 义 • 心肌致密化不全 (nonpaction of ventricular myocardium, NVM)是一种罕见的原发性心肌病 (发病率低于 % )。 有家族发病的倾向,也有散发病例,有家族发病倾向的患者占 18%- 50%。 • 2020年美国心脏病协会 (AHA) 将
use cTn测定的临床意义 急性心肌梗死: 诊断或除外 AMI,阳性指标还可作为心肌损伤、心肌坏死的重要标志物。 病人发病后 CTn在血中的高浓度,可保持 6天 2周,有较长的诊断时间窗。 溶栓后再灌注:确定心肌再灌注,作 溶栓治疗效果的监测指标。 是判断各种心肌保护措施的有效指标。 cTn T 或 cTn I 在检测心肌损伤时的 临床价值相同 在出现再灌注时
老年冠心病 Rosano et al 2020 Kolbel et al (TIGER) 2020 Vitale et al 2020 缺血性心肌病 Di Napoli et al 2020 ElKady et al 2020 雷诺嗪 : 抗心绞痛研究 ( ERICA Study) Ranolazine extendedrelease 500 mg bid (1 week) then 1000
房室同步 PR延迟 室间同步 CLBBB,室间隔矛盾运动 室内同步 非向心性收缩 CRT的工作原理 房室运动不同步 表现为 PR延迟,心房收缩提前至心室等容舒张期, UCG: E峰/ A峰融合,二尖瓣返流 ↑ CRT的工作原理 左室内运动同步 表现为 QRS时间延长,心室呈非向心性收缩。 心功能越差, QRS时间越长,死亡率越高 CRT的工作原理 左右心室间运动不同步
出道 图 左室流出道内面观 右冠状动脉口 冠状窦嵴 主动脉后窦 室间隔膜部 二尖瓣前瓣(心室面) 左冠状动脉口 主动脉左窦 瓣间三角 纤维延续 左室流入道探针 前乳头肌 上腔静脉 右下肺静脉 房间隔 卵圆窝 冠状窦口 后室间支 升主动脉 肺动脉 右冠状动脉 肺动脉 室间隔膜部 室间隔 二尖瓣隔侧尖 房间隔、室间隔右侧面观 升主动脉 肺动脉 左心室前壁 室间隔肌部 左心室小梁 上腔静脉 右肺动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