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与劳动经济学经典培训教程(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3日 , 杨某到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仲裁委员会以当事人申请仲裁的事项不属于劳动争议为由 , 作出不予受理的决定 , 杨某不服 , 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人民法院以诉讼请求不属于劳动争议为由 , 裁定不予受理 , 要求另行起诉。 请大家分析: ( 1) 该案件是否适用劳动法。 ( 2) 仲裁委员会的决定和人民法院的裁定是否正确。 请根据法律规定说明理由。 分析: ( 1) 本案产生的纠纷属于因劳务关系发生的一般民事纠纷 , 不适用劳动法。 ( 2) 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的决定是正确的 , 人民法院以该案不属于劳动争议为由 , 裁定不予受理的做法则是错误的。 例子二:某化工厂在 20xx年 8月招收了一批工人并与之签订了三年的劳动合同。 合同履行开始后 , 化工厂只在开始的两个月按照合同约定给工人发了工资 , 之后一直拖欠工人工资达半年之久。 工人多次请求发放工资, 化工厂均以效益不好为由予以搪塞 , 同时却经常要求工人加班 , 使得每位工人的平均日工作时间达到了 13小时 , 如果有工人不愿加班 , 就以所拖欠工资不予发放相威胁。 因为从事的是有化工产品的加工生产 , 化工厂又未向工人提供必要的卫生保护措施 , 致使许多工人患上了职业病, 工人上医院就诊时发现 , 化工厂并未按照合同上的承诺 , 为其缴纳社会保险费。 为此 , 工人们组织起来 , 推选代表准备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申诉 , 被化工厂得知后 , 派人对职工代表进行威胁和殴打。 请大家分析:化工厂的上述行为侵害了劳动者的哪些权利。 请一一列举。 分析: 1. 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2. 获得休息休假的权利。 3. 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 4. 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 5. 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 20xx年 2月 , 李某刚好满 15岁 , 中学毕业后李某即外出打工 , 并于同年与一羊毛衫厂签订劳动合同 , 后厂长屡次不满意李某的工作能力 , 多次调动李某的工作。 一年后李某无法忍受老板 , 辞去工作 , 并于 20xx年 3月与一摩托车配件厂签订劳动合同。 开始李某做搬运工 , 因为年龄偏小, 工作一个月后于 4月被调到流水车间。 但是李某的业绩仍旧不如同车间的其他工人 , 老板无奈只能将其工资从 1500元 /月降到 1200元 /月。 20xx年 6月 , 李某出差在外 , 因一起车祸致使其右腿骨折 , 回厂后 , 8月份被调到厂长办公室任秘书。 12月份 , 因李某家人多次请求 , 李某正式辞去工作 , 回家养伤。 请大家分析:本案中所阐述的事实内容是否能够引起劳动法律关系的变化。 如果能引起变化 , 各引起了劳动法律关系怎样的变化。 分析: ( 1) 李某于 20xx年同羊毛衫厂签订劳动合同并不能引起劳动法律关系的产生 , 因为李某当时只有 15岁 , 不具有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 , 其与羊毛衫厂签订的劳动合同无效。 ( 2) 因为李某与羊毛衫厂签订的劳动合同无效, 所以在此期间调动工作 、 辞去工作均不能引起劳动法律关系的变更和消灭 ( 3) 李某 20xx年 3月与摩托车厂签订劳动合同引起了劳动法律关系的产生 , 因为此时 , 李某已经年满16岁。 ( 4) 20xx年 4月李某被调到流水车间 , 引起了劳动法律关系的变更。 ( 5) 摩托车厂老板降低李某的工资行为也引起了劳动法律关系的变更。 ( 6) 20xx年 6月李某车祸后回厂被调离原来的岗位 , 也引起了劳动法律关系的变更。 ( 7) 20xx年 12月李某与摩托厂终止劳动合同关系 , 引起了劳动法律关系的消灭。 劳动经济学 一 、 劳动经济学的基本内容 1. 劳动是生产诸要素的主体 劳动要素之所以成为生产诸要素的主体 , 是因为它能够对于物质要素加以运用 , 是经济运行主体 , 可以分为个人 、 企业 、 社会三个层面。 2. 劳动要素的特点 (1)动力性; (2)自我选择性; (3)个体差异性; (4)非经济性。 3. 劳动者与雇主之间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