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图形题及其解题策略内容摘要:
: n(HNO3)(被还原 )= 1: 2,而 A 、B、 C、 D选项中的该值分别为 3: 2: 4: 1: 2,故选 D 例 10. 铜和硝酸反应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 纵坐标表示消耗铜的物质的量 , 横坐标表示消耗铜的物质的量 , 坐标图中各条线表示下列反应: HNO3 HNO3 HNO3(浓 ) HNO3(稀 ) 其中 : (1)Q表示反应。 (2) P表示反应。 (3)S表示反应。 (4)T表示反应。 HNO3 HNO3 HNO3(浓 ) HNO3(稀 ) 解析:由 Cu与浓 HNO 稀 HNO3 的反应: Cu +4HNO3( 浓 ) =Cu( NO3) 2+2 NO2↑ +2 H2O; 3Cu+8HNO3( 稀 ) =3Cu( NO3) 2+2NO↑ +4H2O, 可得:浓 HNO3与 Cu反应中 n(HNO3): n(Cu)=4: 1, n(HNO3)( 被还原 ): n(Cu)=2: 1; 稀 HNO3与 Cu反应中 n(HNO3): n(Cu)=8: 3,n(HNO3)( 被还原 ): n(Cu)=2: 3。 结合图象迅速可得 (1) (2) (3) (4)的答案依次为 D、 C、 B、A。 例 11. 有三份不同质量的铁粉样品 ①②③ 甲 、 乙 、 丙三位同学各取一份样品分别与含有 , 反应后稀硝酸和铁均无剩余 , 且硝酸的还原产物只有 NO。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 甲取样品①,反应后的溶液中铁只以 Fe3+离子的形式存在,则样品①的质量为 ________g。 ( 1) 解析:根据题意 , 反应方程式为 Fe+4HNO3==Fe( NO3) 3+NO↑+ 2H2O,则 n(Fe)= mol, 为 g (2) 乙取样品 ② , 反应后的溶液中既含有Fe3+、 又含有 Fe2+离子 , 则样品 ② 的质量 (设为 ag)范围是 _________。 ( 2) 解析:若 Fe全部转化为 Fe2+离子 , 则反应方程式为 3Fe+8HNO3==3Fe( NO3) 3+2NO↑+ 4H2O,则 n(Fe)= mol, 为 g, 反应后的溶液中既含有 Fe3+ 、 又 含 有 Fe2+ 离子 , 故a。 (3) 丙取样品 ③ , 将其慢慢加入到稀硝酸中 , 并不断搅拌 , 反应过程中溶液里 Fe3+ 、 Fe2+ 、 NO3- 三种离子中的一种离子的物质的量的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 , 则 该 曲 线 表 示__________ (填 “ Fe3+ ” 、 “ Fe2+ ” 、或 “ NO3- ” )的物质的量变化的曲线, 请你在此图中再画出这三种离子中的另外两种离子的物质的量的变化曲线。 ( 3)解析:据图知:该离子起始物质的量为 mol,先逐渐减少,后保持不变,它只能是 NO3-。 ( 3) 解析:根据题 意:加入 Fe的量由 少到多 , 则开始由 于 HNO3足量 , 则应 生成 Fe3+, 且随 着 Fe的量的增加 ( 0→ ) , 生成 Fe3+也由少到多 , 由于HNO3为 , 则 Fe3+的量由 0→ ;当 Fe的量大于 , Fe3+的量开始减少 , 开始生成 Fe2+, 由于 2Fe3++ Fe==3Fe2+, 则 Fe再增加 , Fe2+的量达到最大值 , 而Fe3+由 → 0。 作出的图象如 下 : n(Fe)/mol n/mol 0 [小结 ] 要顺利解决该类问题,首先要熟练掌握有关化学基本概念和理论。 如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理论、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和规律、电解质溶液理论。 利用平衡移动原理、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反应规律及电子守恒原理等进行分析;其次要能结合化学反应中量的关系进行计算和推理,再结合 图象的特点求解或 根据有关量的变化作图。 二 .考查物质化学性质或特性 例 AlCl3 和 FeCl3混合溶液,其中 Al3+和 Fe3+的物质的量之和为 ,在此溶液中加入 90mL浓度为 4mol/L 的 NaOH 溶液,使其充分反应,设 Al3+ 的物质的量与总物质的量的比值为 x。 ( 1)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计算,当 x=时,溶液中产生的沉淀是什么。 物质的量是多少。 要点: Al3+和 Fe3+的物质的量之和为 ,n(OH— )= 4mol/L=, Al3+ 的物质的量与总物质的量的比值为 x ⑴ 解析 :根据化学方程式: Fe3++3OH= Fe(OH)3↓ Al3++3OH = Al(OH)3↓ Al(OH)3+OH =AlO2 +2H2O 加入的 n(OH)= > 3, OH可以将 Fe3+、 Al3+沉淀完全 , 且随着 x值的变化 , Al(OH)3可以部分或全部溶解。 当 x= , n(Fe3+)= ()= n(Al3+)= = 生成的 n[Fe(OH)3]= 剩余的 n(OH)= 3= 要点: Al3+和 Fe3+的物质的量之和为 ,n(OH— )= 4mol/L=, Al3+ 的物质的量与总物质的量的比值为 x ⑴ 解析 :由于 > 4, 所以 Al3+完全转变为 AlO2—。 故: 当 x= , 溶液中产生的沉淀是 Fe(OH)3,物质的量是。 0. 4m ol0. 18 m ol⑵① 欲使 沉淀只有 Fe(OH)3, 必须满足: ≥ 4, 即 x≤ 0. 6, 故 0< x≤ 0. 6时 , 沉淀中只有 Fe(OH)3。 ② 沉淀总量 (mol)随 x(0→ 1)变化的关系为: 0< x≤ 0. 6时 , 此时 , Fe3+沉淀完全。 n(沉淀 )= n[Fe(OH)3]= (1x) 0. 6< x< 1时 , 此时 , Fe3+沉淀完全 , Al3+部分沉淀 , 部分转化为 AlO2—。 n(沉淀 )= (1x)+ x ( 3) = xm olxm olm ol3)1(因: 0< x≤ 0. 6时 , n(沉淀 )= (1x) 0. 6< x< 1时 , n(沉淀 )= 图象如下: ⑶ 当 Al3+和 Fe3+ 的物质的量之和为 Amol(A为合理取值 ),其他条件不变时,欲使沉淀中同时有 Fe(OH)3 、 Al(OH)3,必须满足 : < 4, 即 x> 故: x的取。化学图形题及其解题策略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化学教学论chemistrypedagogy第四章化学专题教学论第四
泛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进行教学。 •二、理论指导 掌握规律 进行元素与化合物知识的教学,必须在加强实验、运用直观教具的同时,充分发挥理论的指导作用,把描性的内容变为推理性的内容,突发学生 “ 知其所以然 ” ,在理解上下功夫。 应抓住元素与化合物知识的内在联系,突出性质与结构的关系,掌握规律,化纷繁为系统。 物质结构理论和元素周期律理论是化学中最基本的理论。 在进行元素与化合物知识教学时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图象
+nB(g) pC(g)+qD(g) M点前:化学反应从反应物开始, v(正 )> v(逆 ) M点: 达到平衡 M点后:升高温度 A%增大 (C%减小 ),平衡左移, H﹤ 0 mA(g)+nB(g) pC(g)+qD(g) L线为平衡线,即 L线上所有的点都是平衡点 E点: v(正 ) v(逆 ) F点: v(正 ) v(逆 ) 3. ( 2020天津高考)向绝热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
第十章心脏疾病的生物化学标志物
肉疾病, 总 CK> 200U/ L, % CKMB在 4%~ 25%, AMI诊断可成立 总 CK> 200U/ L, % CKMB> 25%,有 CK–BB或 巨型 CK存在。 (1)较早期诊断 AMI、估计梗死范围大小或再梗死。 ( 2)观察再灌注的效果。 溶栓后几小时内, CKMB继续升高,然后下降(冲洗现象)。 ① 快速、经济、有效,能准确诊断急性心肌梗死,是当今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