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食品风味物质内容摘要:
甘草 ( 3) 甜叶菊苷 ( 4) 氨基酸和二肽衍生物 ( 5) 糖精:其钠盐 、 铵盐更甜 ( 6)甜蜜素 二 、 酸味与酸味调味料 酸味: PH在 , 酸味强烈 酸味物质 ( 1) 醋酸 ( 2) 柠檬酸 ( 3) 苹果酸 ( 4) 酒石酸 ( 5)乳酸 三 、 苦味及其苦味物质 苦味:各种生物碱 、 糖苷 、 某些多烯类和氨基酸。 小分子肽片断。 苦味物质: ( 1) 茶碱 、 咖啡碱 、 可可碱 ( 2) 啤酒中的苦味 ( 3)糖苷类氨基酸和肽类苦味物质 四 、 咸味与咸味物质:食盐 五 、 鲜味与鲜味物质 鲜味:原味和香气以及质地协调时 ,可感觉到鲜味。 鲜味物质: ( 1) 鲜味氨基酸盐:谷氨酸钠 ( 2) 鲜味核苷酸 ( 3)其他鲜味剂 六 、 涩味及涩味物质 涩味:茶水 、 红葡萄酒 七 、 辣味及辣味物质 辣味: 分类:热辣和辛辣两种 辣味物质:红辣椒、胡椒、花椒、姜、蒜、葱、韭菜 食品的香味和香味物质 一 、 食品中香味物质形成途径 直接由生物体合成形成的香气成分。 主要是由脂肪酸经脂肪氧合酶酶促生物合成的挥发物。 酶直接作用于香味前体物质形成的香气成分。 酶促反应的产物再作用于香味前体,形成香气成分。 4. 加热分解 麦拉德反应、焦糖化反应、 Strecker降解反应可产生风味物质。 油脂,含硫化合物等的热分解也能生成各种特有的香气。 二、植物性食品的香味成分 主要是以亚油酸和亚麻酸为前体物经生物合成途径产生的(有酶催化)。 水果中的香气成分主要为 C6~ C9的醛类和醇类,此外还有酯类、萜类、酮类,挥发酸等。 ① 桃的香气成分主要有苯甲醛,苯甲醇,各种酯类,内酯及 α 宁烯等; ② 红苹果则以正丙 ~己醇和酯为其。第十章食品风味物质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图象
+nB(g) pC(g)+qD(g) M点前:化学反应从反应物开始, v(正 )> v(逆 ) M点: 达到平衡 M点后:升高温度 A%增大 (C%减小 ),平衡左移, H﹤ 0 mA(g)+nB(g) pC(g)+qD(g) L线为平衡线,即 L线上所有的点都是平衡点 E点: v(正 ) v(逆 ) F点: v(正 ) v(逆 ) 3. ( 2020天津高考)向绝热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
化学图形题及其解题策略
: n(HNO3)(被还原 )= 1: 2,而 A 、B、 C、 D选项中的该值分别为 3: 2: 4: 1: 2,故选 D 例 10. 铜和硝酸反应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 纵坐标表示消耗铜的物质的量 , 横坐标表示消耗铜的物质的量 , 坐标图中各条线表示下列反应: HNO3 HNO3 HNO3(浓 ) HNO3(稀 ) 其中 : (1)Q表示反应。 (2) P表示反应。 (3)S表示反应
第十章心脏疾病的生物化学标志物
肉疾病, 总 CK> 200U/ L, % CKMB在 4%~ 25%, AMI诊断可成立 总 CK> 200U/ L, % CKMB> 25%,有 CK–BB或 巨型 CK存在。 (1)较早期诊断 AMI、估计梗死范围大小或再梗死。 ( 2)观察再灌注的效果。 溶栓后几小时内, CKMB继续升高,然后下降(冲洗现象)。 ① 快速、经济、有效,能准确诊断急性心肌梗死,是当今应
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和时间的关系
t t/s o 对于匀变速直线运动,它的位移与它的 vt图象,是否也有类似的关系呢。 v v0 o t t v o t v o v t o v v0 o t 上面的理论推导中用到了 无限分割,逐渐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