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西南区内容摘要:

节变化明显。 本区湖泊都是外流湖 、 淡水湖 , 且除程海等少数湖泊外没有突出的天然萎缩现象 , 人为因素如修渠排干 、引水灌溉 、 发电 、 城镇供水 、 围垦 、 工业废水污染等 , 对湖泊的演变影响至深。 一、植物区系与植被类型 第三节 植被与土壤 第十五章 西南区 植物最为丰富。 云南省被称为植物王国。 印支及燕山运动后本区绝大部分已成陆地 , 若干起源古老的植物相继迁入 , 第四纪期间基本上未受冰川作用影响而得以保存 , 故而古老孑遗植物相当丰富。 植被类型除不含青藏区腹地的高寒草原 、 高寒荒漠和西北区的温带 、 暖温带荒漠 、 荒漠草原外 , 几乎包容了东部季风区的所有地带性植被。 从滇南到川北 , 或从桂南到渝陕边界 , 基本上是纬度因素导致亚热带内部植被的变化 ,而西南区西部山地高原植被的垂直变化却近似地再现了东部季风区植被类型从热带亚热带到寒温带的全部纬度变化;高黎贡山 、 大雪山等山地垂直带谱由 7~ 8个垂直带组成。 主要植被类型包括: 、 落叶 阔叶灌丛 、 落叶阔叶混交林 、 亚高山灌丛 、 亚高山草甸 二、土壤地理特征 第十五章 西南区 ( 1)土壤类型以热带 、 亚热带的地带性土壤占绝对优势 , 广西赤红壤 、 红壤断续覆盖全省各地 ,云贵高原以红壤 、 赤红壤 、 燥红土和黄壤占地最广 , 重庆市大致是黄壤和黄棕壤分踞南北。 ( 2)岩成土类型多 , 岩成土分布广。 四川盆地由于中新生界紫色砂岩 、 页岩和泥岩广泛出露 ,其风化物作为母质在亚热带暖湿气候和常绿阔叶林条件下发育为紫色土。 在碳酸盐岩风化物上发育的石灰土 , 依有机质含量高低可分为黑色 、 黄色和红色石灰土三个亚类。 此类土壤虽较肥沃 ,但通常土层较薄 , 且缺水 , 是农业生产的一大障碍。 大山灰土 , 仅见于云南德宏州之腾冲一带。 ( 3)与植被垂直带性相适应,土壤垂直带性分异显著,各垂直带土壤大大丰富了本区的土壤类型。 以砖红壤为基带有足够高度的山地,自下而上可依次出现山地赤红壤、山地红壤、山地黄红壤、山地黄棕壤、山地棕壤、山地暗棕壤、山地灌丛草甸土、高山石砾土等类型。 图 151 垂直带谱 第四节 农 业 第十五章 西南区 西南区耕地面积仅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 %,略高于全国耕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百分数。 全区人均占有耕地 hm2,略低于全国平均数 hm2。 耕地数量有限和低产田较多,是长期以来困扰西南农业的难题。 表 152 西南区的耕地、林地和牧草地面积 省 (区、市 ) 耕地 比例 /% 林地 比例 /% 牧草地 比例 /% 四川、重庆 云 南 贵 州 广 西 1 953 789 1531 西南区 1 4 5 一、农业土地利用 (单位: 104hm2) 二、农业生产与布局 第十五章 西南区 全区农业生产总值为 3 893亿元 (2020年 ),约占全国的 %。 粮食产量所占比例也相近。 糖料产量超过全国的一半。 油料和肉类所占比例也略高,但水产品,尤其是棉花显著偏少。 表 153 西南区主要农产品产量 (2020年 ) 农业总产值 / 粮食 / 棉 花 / 油 料 / 糖 料 / 猪牛羊肉 / 水产品 / 亿元 (104t) (104t) (104t) (104t) (104t) (104t) 全 国 26 45 2 7 635 5 4 四川、重庆 贵 州 云 南 广 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