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系统设计内容摘要:

、分组系统和逻辑层次组织起来,是面向用户的。  数据库设计时需要综合企业各个部门的存档数据和数据需求,分析各个数据之间的关系,按照 DBMS提供的功能和描述工具,设计出规模适当、正确反映数据关系、数据冗余少、存取效率高、能满足多种查询要求的数据模型。  数据库设计的步骤是: 数据库结构定义 、 数据表定义 、存储设备和存储空间组织 、 数据使用权限设置 、 数据字典设计 系统设计 数据库设计  数据指标体系中的一个指标就是关系数据库中的一个基本表,而这个指标类下面的一个个具体指标就是这个基本表中的一个字段,对于指标体系中数据的结构必须进行规范化的重新组织。  满足关系二维表的四个性质:  表中的任意一列上,数据项属于同一个属性;  表中所有行都是不相同的,不允许有重复组项出现;  行的顺序无关紧要;  列的顺序无关紧要,但不能重复。 系统设计 数据库设计  满足数据结构的五种范式 (一般只用前三种 ):  第一范式:在同一表中没有重复项出现;  第二范式:第个表必须有一个(而且仅一个)数据元素为主关键字,其它数据元素与主关键字一一对应;  第三范式:表中的所有数据元素不但要能够唯一地被主关键字所标识,而且它们之间还必须相互独立,不存在其它的函数关系。  关系数据结构的建立  链接关系的确定:通过外键来建立表与表之间的数据关系,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 确定单一的父子关系结构:用 ER图消除表之间的多对多关系。 系统设计 — 输入输出设计  一个好的输入设计可以为用户带来良好的工作环境,一个好的输出设计可以为管理者提供简捷、明了、实用的管理和控制信息。  输入设计包括输入方式设计及用户界面设计。  输入方式设计主要是根据总体设计为数据库设计的要求来确定数据输入的具体形式。 在设计输入方式时,应尽量利用已有的设备和资源,避免大批量的数据重复多次地通过键盘输入,尽可能地减少数据输入量。 常用的输入方式有: 1) 键盘输入:包括联机键盘输入和脱机键盘输入二种方式,用于常规少量的数据输入。 2) 数模 /模数转换方式:条码、扫描仪、传感器等。 系统设计 — 输入输出设计 3) 网络传送数据:用于子系统之间的数据传送,可通过数字网或模拟电话网两种方式传送数据。 4) 磁盘传送数据:约定数据传送格式。  输入格式:尽量使输入统计报表的格式和数据库文件结构一致,以方便输入,尽量使用智能输入方式;  输入校对方式:针对数字、金额数对字段 1) 人工校对:输入后显示或打印出来人工校对; 2) 二次键入校对:同一批数据两次键入再比较一致否; 3) 数据平衡校对:通过比较累计值是否一致来校对。 系统设计 — 输入输出设计  用户界面设计:应坚持友好、简便、实用、易于操作的原则,尽量避免过于繁琐和花哨。 1) 菜单方式:下拉式、弹出式、按钮式等。  同一层菜单选择中,功能尽可能多;  级数不要太多;  只有少数重要操作如删除操作才让用户选择后现确定一次,其它的一般选择性操作最好让用户一次就进入系统;  子系统功能一般用下拉式菜单,如 P352图。  可以用菜单文件将菜单内容存储在数据库中,运行系统时动态地自动地生成菜单,可以很方便地实现菜单的维护。 系统设计 — 输入输出设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