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电子商务物流环境内容摘要:

企业自营物流 企业借助于自己开展电子商务的经验也开展物流业务,即电子商务企业自身经营物流,简称为 自营物流。 企业往往已经具有一定规模并正在进行普及商务活动,他们可以通过建立基于 Inter的电子商务系统,同时可以利用原有的物流资源承担电子商务的物流业务,同拥有完善流通渠道的制造商或经销商开展电子商务业务。 国内从事普通销售业务的公司主要包括:制造商、批发商和零售商等。 批发商和零售商显然比制造商更具有组织物流的优势, 因为他们的主业就是流通,在美国,如沃尔玛、凯玛特、西尔斯等;在国内像北京的翠微大厦、西单商场等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保持市场地位,都开展了电子商务业务,其物流业务都与其一般销售的物流业务一起安排。 池州学院经济贸易系 杨荣明 池州学院精品课程 电子商务概论 第五章 电子商务物流环境 物流企业联盟 物流企业联盟 是指在物流方面通过 签署合同 形成 优势互补 、要素双向或多向流动、相互信任、 共担风险 、 共享收益 的物流伙伴关系。 企业之间不完全采取导致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也不完全采取导致共同利益最大化的行为。 一般来说, 如果企业自身物流管理水平比较低,组建物流联盟将会在物流设施、运输能力以及专业管理技巧上收益极大。 另外,如果物流在企业战略中不占关键地位,但其物流水平却很高,就应该寻找其他企业 共享物流资源 ,通过 增大物流量 获得 规模效益,降低成本。 池州学院经济贸易系 杨荣明 池州学院精品课程 电子商务概论 第五章 电子商务物流环境 第三方物流 第三方物流 : 指物流活动和配送工作由商品的供方及需方之外的第三方提供,第三方不参与商品的买卖,职能是提供从生产到销售的整个流通全过程的服务,包括商品运输、储存配送以及一系列增值服务。 它是建立在现代 信息技术基础之上 的新型物流组织形式,特别是电子商务的载体 —— Inter为第三方物流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极好的条件。 同时,第三方物流又是以 合同形式 来保证第三方为被服务企业提供长期性、全方位及个性化的物流服务,第三方物流的提供方与被服务企业之间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做到 物流信息的实时共享 ,以双方相互信任、 合作“ 双赢 ” 为原则,形成 优势互补、风险共担 的物流战略联盟。 第三方物流于 20世纪 80年代中期在欧、美等国家出现,至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 在国外又常称作 “ 契约物流 ” 、“ 外协物流 ” 、 “ 物流联盟 ” 等。 第三方物流的优势:提高服务水平、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 第三方物流整合了多个物流功能,能使被服务企业的业主集中精力专注于生产与经营,减少雇用人员并节省在物流方面的开支。 并且,物流服务提供方由于集中为有限几家专门的客户提供全方位的物流服务,也可凭借自身的优势,最大限度地优化物流路线,选择最合适的运输工具,并围绕客户的需求提供诸如存货管理、生产准备等特殊服务。 根据美国田纳西大学的研究,第三方物流可使作业成本降低 62% ,服务水平提高 62% ,雇员减少 50% ,优势十分明显。 池州学院经济贸易系 杨荣明 池州学院精品课程 电子商务概论 第五章 电子商务物流环境 我国目前物流的基本状况 改革开放 20 多年来,随着国内商品流通扩大和国际贸易的增长,现代化物流的发展越来越受到政府部门和企业的重视,中国物流业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但是必须看到,电子商务对物流的要求,特别是和经济发达的国家相比,中国物流业仍存在很大的 差距主要 表现 : 一是物流的社会化 、 专业化程度不高 , 物流联盟程度低 , 大型综合货运枢纽 、 物流基础 、 物流中心匮乏 , 而且在整体规划 、 配套发展 、 标准化方面仍待改进。 二是物流基础设施落后 , 物流技术水平很低 , 新装备 、 新技术较少 ,物流装备制造业基础薄弱 , 质量不稳定。 三是专业化物流市场极度分散 , 服务内容有限 , 商品流通速度慢 、 成本高 , 缺乏有竞争力的第三方物流企业。 四是信息系统应用处于封闭状态 , 信息收集 、 加工 、 处理 、 运用能力 、物流的专门知识与管理能力都明显不足。 电子商务的发展对物流提出了新的要求 , 经过几年的实践 , 物流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瓶颈 , 很难在很短的时间内得到根本的解决。 池州学院经济贸易系 杨荣明 池州学院精品课程 电子商务概论 第五章 电子商务物流环境 我国物流不适应电子商务要求的主要原因 一是传统体制下条块分割的物流管理和流通体制 形成了自上而下的纵向隶属和管理格局,严重制约着在全社会范围内经济合理的对物流进行整体统筹和规划,妨碍着物流的社会化进程,造成生产、流通、消费领域的脱节以及企业中采购、制造、运输、仓储、代理、配送、销售等环节的分散,使流通效率降低。 二是多年来短缺经济使物流局限于生产和流通的企业之间, 传统的销售方式中企业关注的是商品的获得,物流集中在商品的采购以及相应的运输和存储。 流通到消费之间的物流基本上由消费者自己承担。 送货上门的电子商务物流服务尚未形成主流。 面向消费者的物流平台的构筑,需要进行大规模基本建设,在这方面,我们一直是欠缺的。 三是电子商务在我国发展处于初期, 一些想借助于电子商务进行网络投机行为的企业,都是热衷网站的建设,错误的认为网络经济就是网站经济,对物流配送尽可能绕开,最终因无法从根本上满足消费者在商品等待时间上和代价上的要求而失败。 单件商品的长途运输或者配送的巨大成本以及时间上的延迟足以使部分消费者对电子商务的信心大减。 池州学院经济贸易系 杨荣明 池州学院精品课程 电子商务概论 第五章 电子商务物流环境 我国物流的几种模式 电子商务已经进入了应用时代。 电子商务物流分为三种类型 :经营 B to B业务的 亚商模式 、由传统邮购公司转向 B to C 的 麦网模式 以及纯网络公司的 “ e 国 ” 模式。 池州学院经济贸易系 杨荣明 池州学院精品课程 电子商务概论 第五章 电子商务物流环境 我国物流发展面临的商机 市场主体的转变 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 国家政策的支持 需求的增长 国际国内大市场的形成 池州学院经济贸易系 杨荣明 池州学院精品课程 电子商务概论 第五章 电子商务物流环境 中国物流的发展趋势 一是企业规模化 二是管理信息化 三是系统网络化 四是经营全球化 五是服务一体化 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加强增值服务台是今后物流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作为一种战略概念,供应链也是一种产品,而且是可增值的产品;其目的是不仅要降低成本,更重要的是提供用户期望以外的增值服务,如配货、配送和各种提高附加值的流通基础上,第三方物流服务产业近期将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各种增值服务也将成为第三方物流服务的重要内容 池州学院经济贸易系 杨荣明 池州学院精品课程 电子商务概论 第五章 电子商务物流环境 物流配送的全球化 电子商务的动作本身是跨国界的 , 打破了传统经营方式中地理范围的限制。 但是 , 电子商务为众多企业拓展市场边界的同时 , 也对企业的物流配送提出了全球化服务的要求。 近年来 , 随着科技的进步 , 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发展 , 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越来越快 ,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 , 中国国内市场国际化以及国际市场国内化的趋势将十分明显。 能否为全球用户提供满意的物流配送服务将成为衡量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物流配送的全球化要求我国企业对物流各系统的相关要素进行合理调整 ,选择最佳的物流配送模式 , 按照国际惯例来组织物流运作。 同时 , 物流配送的全球化趋势也使得传统的生产企业不得不依靠专业的物流企业提供国际性的物流配送服务 , 并且他们之间的关系变成了新型的战略伙伴关系。 物流全球化势必要求物流组织的网络化 , 也即必须在全球范围内设立物流组织 , 形成反映灵敏 、 步调一致 、 信息沟通快捷的物流运作体系 , 以尽可能低的成本和尽可能短的时间为全球客户提供优质的物流服务。 池州学院经济贸易系 杨荣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