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短语内容摘要:

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 ( 《 孟子 公孙丑上 》 ) • 许子奚为不自织。 ( 《 孟子 梁惠王上 》 ) • 谚曰:“谁为为之。 孰令听之。 (司马迁 《 报任安书 》 ) • 子是之学,亦为不善变矣。 ( 《 孟子 》 ) 四、双宾语 (一)古今汉语一致者 1.给予、赐予义动词 若以假人,与人政也。 (左成二) 2.告知、教示义动词 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 (许行) (二)古代可以而现代不可以者 1.“为”及“立”、“夺”等动词 欲见贤人而不以其道,犹欲其入而闭之门也。 (孟子 万章下) 2.古汉语中的使动词 国老皆贺子文,子文饮之酒。 (城濮之战) 五、主谓之间加“之”的主谓短语 • 目前存在的分歧 1 : 关于“之”的词性 ① 助词说( 王力、杨伯俊、中学课本、本教材 ); ② 连词说( 杨树达、吕淑湘、郭锡良、张之强 )等。 目前存在的分歧 2 : 关于“之”的作用 ① 使主谓结构变成偏正结构( 王力、朱德熙 ); ② 取消句子独立性( 《 马氏文通 》 、杨伯俊 ); ③ 使主谓短语失去了独立成句的资格( 本教材 )。 第三节 句 子 一、古代汉语的判断句 • 判断句是根据谓语同主语之间的表达关系给句子分类得出的一种句类,判断句的谓语一般是对主语表达的人或事物进行分类,判断主语表达的人或事物属于哪一类人或事物,或不属于哪一类人或事物。 • 古今判断句的差异 古代汉语的判断句与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