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北方主要曲种内容摘要:

30年代便装照。 1962年,骆玉笙亲自操琴为 《 光荣的航行 》创作唱腔。 曲艺名家骆玉笙 1946年在庆云戏院演出 《 关黄对刀 》 的情景 骆玉笙 (19142020),著名京韵大鼓表演艺术家。 她以刘派唱腔的为基础,熔“白(云鹏)派”、“少白(凤鸣)派”京韵于一炉,并从京剧、评弹等姐妹艺术中广泛汲取营养, 结合自身嗓音条件, 通过长期的艺术实践,创立了华丽而委婉、优美而含蓄,抒情色彩浓郁的“骆派”京韵大鼓。 骆玉笙将京韵大鼓艺术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骆派京韵是当代京韵大鼓的一个里程碑。 二、单弦牌子曲  单弦牌子曲是曲牌类的主要乐种之一。 由一人自弹三弦演唱而得名。 主要流行在北京、天津、河北及山东等地。  单弦牌子曲属曲牌体。 唱词格式有上下句重复体、 3句体或 4句体。 主要唱腔分为岔曲和曲牌两个部分。  传统的岔曲为 6句体结构。 其唱腔和唱词在结构上并非完全一致,每个词句的字数多少也不固定。 第一、二、四句唱词长短较固定,第三、五、六句中可以加入若干垛句或其它衬句、衬腔等。 岔曲的六句唱腔之间都用过门隔开,分句明显,各自独立,但三、四、五 3句唱腔和唱词的句逗不尽一致,独立的乐句把完整的一句唱词分割开,即每句唱词的后半部分的词被安置在下一乐句的开头。 这种腔词句逗的交错是单弦牌子曲的主要结构特征。  曲牌的来源较广,有:民歌、其它曲种、南北曲、地方戏等。  单弦牌子曲的结构形式:  曲头(岔曲前 3句) +若干曲牌 +曲尾(岔曲后 3句)  代表曲目: 《 杜十娘 》 ,石慧儒的著名唱段。 石慧儒 (19231967),著名单弦表演艺术家。 幼年师从华连仲学艺,并私淑荣剑尘的唱法。 十四岁登台演出,二十岁时已名震京津两地。 1940年4月在宝和轩上演时,排位已是倒二 (林红玉大轴 ),在张玉昆、赵小福、马三立之上。 观众皆以未来单弦大家许之。 为求深造,他后又拜谢芮芝为师,演艺更趋于成熟,形成独特风格。 1942年 4月 6日在天津电台广播。 1943年 12月至 1944年上半年曾在玉壶春演出担任大梁。 此时她已是天津单弦女演员的第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