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与作物育种精品课程课件内容摘要:
装配员的作用,将氨基酸装配成多肽,又起了翻译协助员的作用,因为 mRNA如果不附着于核糖体上,就不能执行翻译的使命。 在核糖体上合成的多肽链,经过链的卷曲或折叠,成为具有立体结构的、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它们或者成为结构蛋白,作为细胞的组成成分;或者成为功能蛋白,如血红蛋白等;或者成为控制细胞各种化学反应的酶。 四川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精品课程课件 (三)中心法则及其发展 前面叙述遗传信息从 DNA到 DNA的复制过程,以及蛋白质合成过程 (遗传信息从 DNA— mRNA一蛋白质的转录和翻译过程 ),就是分子生物学的中心法则 (central dogma)(图 9— 7a), a)。 但以后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中心法则有了新的发展。 四川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精品课程课件 图 97 中心法则 9( a)及其发展( b) 四川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精品课程课件 第二节 基因概念的发展 四川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精品课程课件 基因是遗传变异的基本单位,基因的结构和功能则是贯穿在整个遗传学研究中的主线,遗传学发展史本身就清楚地说明了一点。 一 经典遗传学关于基因的概念 孟德尔最初将控制生物性状的因子称为遗传因子( inherited factor)。 1909年,丹麦遗传学家约翰逊提出了基因( gene)这个名词,取代了孟德尔的遗传因子,一直沿用至今。 以后摩尔根及其同事们以果蝇、玉米为材料,经过大量研究,建立了以基因和染色体为主体的经典遗传学。 经典遗传学关于基因的概念有如下几个要点: :自我复制与相对稳定性,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有规律地进行分配。 (位点),并且上交换的最小单位,即在重组时不能再分隔。 ,是突变的最小单位。 ,它控制着正在发育有机体的某一个或某些性状。 四川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精品课程课件 由于基因的交换、突变都涉及基因的结构,因此突变单位和重组单位也统称为结构单位,所以,经典遗传学认为基因既是一个结构单位又是一个功能单位。 二 分子遗传学关于基因的概念 但基因究竞是由什么物质构成的。 基因的本质是什么。 经典遗传学无法回答这个问题。 四川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精品课程课件 另一方面,在精密的微生物遗传分析中发现,基因并不是不可分割的最小遗传单位,而是远为复杂得多的遗传和变异的单位。 例如,在一个基因的区域内,仍然可以划分出若干个起作用的小单位。 按照分子遗传学的观点,突变,重组和功能这三个单位分别是: ①突变子( muton):是指性状发生突变时,产生突变的最小单位,即改变后可以产生突变型表型的最小单位。 最小的突变子可以是一个核苷酸对。 四川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精品课程课件 ② 重组子( recon):是指发生性状重组时,产生重组的最小单位,或者说不能由重组分开的基本单位。 可小到只包含一个核苷酸对。 ③顺反子( cistron):是与经典基因概念的功能单位相当的概念,或者说就是一个基因。 顺反子是与一条多肽链的合成相对应的一段 DNA序列,是一个完整的不可分割的最小功能单位,它的平均大小为 500~ 1500bp。 概言之,基因是一段有功能的 DNA序列,是一个遗传功能单位,其内部存在有许多的重组子和突变子。 四川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精品课程课件 三 现代基因概念的新发展 —— 基因的多样性 四川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精品课程课件 但 20世纪 70年代后,发现 :所谓重叠基因、重复基因、间隔基因和跳跃基因的存在,使基因的概念又有了新的发展。 ( overlapping gene) 是指不同基因共用相同的碱基密码,即同一段 DNA编码顺序,由于阅读的框架不同或终止的早晚不同,同时编码两个以上的基因。 ( repetitive gene) 生物的基因组十分复杂,往往是由各种单一顺序和重复顺序组成。 所谓重复基因是指基因组内有多份相同编码的核苷酸序列。 ( splitting gene) 在真核生物中,基因是间隔的,其结构包括可转录可翻译的外显子( extron),也包括可转录但不翻译的内含子( intron),二者镶嵌排列。 ( jumping gene) 是指在染色体上可以转移位置的基因,也称为转座因子(transposable element)。 四川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精品课程课件 ( pseudo gene) 一个完整的基因有一个启动子、内含子、外显子和终止子等等。 假基因是指没有启动子、内含子、外显子的 CDNA,是在逆转录酶作用下以 mRNA为模板形成的 DNA。 假基因是与功能性基因密切相关的DNA序列,它的产生可能是由于相应的正常基因缺失、插入和无义突变失去阅读框而不能编码蛋白质产物。 四川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精品课程课件 第三节 基因的作用与性状的表达 四川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精品课程课件 在生物的个体发育过程中,基因一旦处于活化状态,就将它携带的遗传密码通过 mRNA的转录和翻译,形成特异的蛋白质。 由于大部分遗传性状都是直接或间接通过蛋白质表现出来的,因此深入了解基因在这方面的作用,对于了解遗传的本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基因对于遗传性状表达的作用可以分为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两种。 一 直接作用 在生物的个体发育中,处于活跃状态的基因将它携带的遗传密码,通过 mRNA的转录和翻译,如果最后产品是结构蛋白或功能蛋白,那么基因的变异可直接影响到蛋白质的特性,从而表现出不同的遗传性状,这就是直接作用。 人类镰刀红细胞贫血症的出现就是典型的例证。 四川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精品课程课件 二 间接作用 大多数情况下,基因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间接地影响生物性状的表达。 例如在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中,高茎豌豆( TT) 矮茎豌豆( tt),其 F1表现为高茎豌豆( Tt), 这是因为高茎基因 T对矮茎基因 t是显性。 为什么 T表现高茎,而 t表现为矮茎呢。 研究表明,这主要是由于高茎品种中含有一种能促进茎部节间细胞伸长的物质 —— 赤霉素,而矮茎品种中则没有这种物质。 赤霉素的产生需要酶的催化。 高茎豌豆中的 T基因具有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可以转录翻译成正常的促进赤霉素合成的酶,使之产生了赤霉素,从而使细胞得以正常伸长,于是表现为高茎;矮茎豌豆的 t具有与 T不同的核苷酸序列,不能转录翻译成促进赤霉素形成的酶,因而不能产生赤霉素,细胞便不能正常伸长,于是表现为矮茎。 四川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精品课程课件 第四节 遗传工程简介 四川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精品课程课件 一、遗传工程的概念 遗传工程是 20世纪 70年代才开始发展起来的一门新技术,它是在分子遗传学理论基础上,综合采用了分子生物学与微生物学的现代方法和手段建立起来的。 广义的遗传工程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染色体工程、细胞器工程等等,狭义的遗传工程是指基因工程。 本节将就狭义的遗传工程 —— 基因工程作简要介绍。 基因工程( gene engineering),又称重组。遗传与作物育种精品课程课件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音乐中的故事第4课时
:谁能告诉老师,二小他干什么去了。 学生 :被敌人抓去带路了 „„ 分段欣赏 分段欣赏 3. 同学们, 让 我们一起走进 1942年 9月 16日的那天早上,请看故事的第一部分,“敌人进村”、“二小被抓”,歌曲演唱到这里, 气氛 开始 紧张 起来了,演唱的
超抗原superantigen:通过与apc上mhc分子中的非多
变 形成具不同亲和力 Ig的 B细胞 中高亲和力细胞增殖 低或无亲和力细胞凋亡 选择 FDC + AgAb、 Th B细胞产生的抗体亲和力提高 Ig亲和力成熟 3. Ig类别转换(同种型转换) 产生 IgM 生成 IgG或 IgA或 IgE 增殖分化 Ag 、 CK 如: IL IFN IgG IL TGF IgA IL4 IgE B细胞的产生 记忆 B细胞不产生 Ig,但长寿
走近初中心理健康教育
征,其关键在于承载相应的责任。 《 灌篮高手 》 正常状态(常态) 不平衡状态(偏态或亚健康状态) 不健康状态或病态(变态) 偏态 病态 常态 二、心理健康分为三种情况或状态: 正常 亚健康 病态 不论是正常、亚健康,还是病态,这都是一种统计学意义上的概念。 实际上人的心理健康状况是一个连续体,像一条直线,不是永远固定,也可能适时转化。 心理健康是一个过程而不是结果 请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