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二中国经济史专题期中复习内容摘要:
年( 1760),清政府向中 国商人发海外渡航证明书(见右图)主要 目的是 A保护中国商人经济安全 B加强外航海船管理 C严格限制中外贸易往来 D打击海上走私活动 C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回答:( 1)根据图示分别指出不同序号曲线所代表的四种经济成分, 其中最能体现当时时代进步潮流的是哪一种。 答:( l)代表成份:①自然经济; ②外国资本主义; ③民族资本主义; ④官僚资本主义。 体现进步:③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成份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 2) 20世纪 20年代前后,②③曲线代表的经济成份发生何种变化。 其变化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答:变化: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暂时退缩,民族资本主 义经济短暂发展。 ( 2分)共同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欧洲列强暂时放 松对华经济侵略。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 3) 1949——1956年,上述几种经济成分均走向了终结。 试分析说明它们各自的归宿。 答:新中国成立后,没收的官僚资本和接管的部分帝国主义在。高中历史必修二中国经济史专题期中复习
相关推荐
• 教师对数学(知识、思想)的理解 • 教师的教学智慧; • 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水平 • 教师的科学文化素养 • 教师的心理状态 ( 2)学生决定教学是否成功 学生的人数(班额); 学生的一般特征:学生的一般特征指影响学生学习行为的心理和社会特点,包括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 学生的起点能力:在教学开始之前学生原来具有的学习准备状态。 学牛起点能力包含三个方面 :知识起点能力
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 …… 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 对这一段中的 “ 中国的脊梁 ” ,应该怎样理解呢。 例如:教材第71页 “ 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 ” 57 有人说: “ 当中华民族遭受侵略和欺凌的时候 , 那些不甘屈服 、 奋起反抗的人们 , 是民族的脊梁。 ” 有人说: “ 为保卫祖国的安全 , 无数远离自己的父母而守卫在祖国边陲的解放军战士 , 是民族的脊梁
年年底在北非和西亚的阿拉伯国家和其它地区的一些国家发生的一系列以民主和经济等为议题的社会运动,这些运动多采取公开示威游行和网络串连的方式,其影响之深、范围之广吸引了全世界的高度关注,从 2020年底开始至今尚未完全结束。 阿拉伯之春 背后的问题:长期专制、贪污腐败、缺乏民主、不关心民生 涉及问题 1: 古今中外的民主制度 涉及问题 2: 国家稳定与发展 如,唐朝的发展 涉及问题 3: 互联网发展
没有明确说明的知识教材中出现是否要讲,程度如何把握。 结构上不利于学生形成系统的地理知识。 课本的科学性有待提高。 有些内容上与中学相距太远:如“ 3S” 技术知识的处理上比较困难。 有些概念叙述的与以前的版本或不同版本之间不同。 地理名词 水循环 自然资源 概念 1 自然界的水在水圈 、 大气圈 、岩石圈 、 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现民生主义最初的举措,就是发展实业。 孙中山对此满怀信心,指出:“今日共和告成,措施自由,产业勃兴,盖可预言。 ” 《 农商部统计报告 》 ,这一时期所设工厂分别是: 1910年986家, 1911年 787家, 1912年 1502家, 1913年 1378家, 1914年 1123家。 北洋军阀、蒋介石三个时期任何一年的建设投资。 今年投资的重点,集中在水利、铁路和纺织这几个主要部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