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西一中刘健珍内容摘要:

利曼发现大声朗读对记忆很有好处。 这其实也是有科学道理的。 因为在记忆的时候大声朗读,能够将人的视觉和听觉都调动起来,多种感官一起运作,效果自然不错。 当然,运用这种方法还有一个注意事项,就是要区分场合。 当年,修理曼就是因为大声朗读而被忍无可忍的房东赶了出来。 巴特莱法则 这个法则有的类似于黄金分割,巴特莱发现,在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中,事物的 80%价值集中于 20%的组成部分里。 在记忆中,可以用 20%的时间来记住 80%的东西。 换句话来说,就是要发现自己记忆的最佳生理时间。 一般认为,人的最佳记忆时间是上午 9: 00— 11: 00、下午15: 00— 16: 00和晚上 19: 00— 21: 00。 当然,人的最佳记忆生理时间可能还有所不同。 大家可以尝试着找出自己最佳的记忆时间,在这个时段记忆历史,在逻辑思维活跃的时段做数学题。 各得其所,事半功倍,何乐而不为。 高考历史试卷突出考查了教材中的重点知识,涉及的知识点,都是历史学科的核心内容,都是考试大纲中的主干知识。 绝大多数选择题的选项在课本中能找到原话,其他选择题的答案也基本上是教材表述的一种提炼、一种变式;非选择题答案中也有不少源于课本的表达,材料解析题主要是解读课本上出现的基本知识,问答题则是对课本有关内容的概述和整合。 这些可以说是源于课本、高于课本,是比较符合新形势要求的一种 “ 以本为本 ”。 可见,记忆能力的培养是中学历史教学的基础内容。 记忆与理解、应用构成 “ 皮毛 ” 关系。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以课本为本,练习为辅。 例如: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 根据独特之处来加深印象的记忆方法。 一、特征记忆法 二、压缩记忆法 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化繁为简,把内容压缩成少数几个字的记忆方法(答题时应还原)。 例如: 《 南京条约 》 中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通商口岸。 简化为:广厦福宁上。 三、口诀记忆法 把较难记的史实,编成口诀来记 例如:中国朝代歌 四、联想记忆法 将已有的知识,加以改造或联想,赋于新的含义。 八国联军侵华:俄、英、法、美、日、奥、德、意。 联想为:俄因为每日傲得意。 五、归纳记忆法 例如:中国近代史( 1840~ 1919)上发生的重大事件,可归纳为:四次重大战争 —— 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四个主要不平等条约 —— 《 南京条约 》 、 《 北京条约 》 、 《 马关条约 》 、 《 辛丑条约 》 ;三次革命高潮 —— 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