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议会大厦内容摘要:

(法律基础) : ( 1) 1689年《权利法案》 (标志) ( 2) 1701年《王位继承法》: 进一步限制王权,包括王位继承和任命法官的权力 : 限制王权,扩大议会的权力。 : ① 实际权力 (立法权) 逐渐转移到议会手中; ② 确立了 议会权力高于王权、司法权独立于王权 的原则; ③ 奠定了君主立宪制的 法律基础 (二) 18世纪中叶责任内阁制形成完善(正式确立) 形成: 特点 (内涵) 作用: 枢密院 内阁(教材 p119) 1721年,沃波尔开创 下院多数党领袖任首相 并组建内阁的 先例 , 18世纪中叶,责任内阁制形成并得以完善 ① 下院普选产生;首相多数党领袖担任并组阁 ② 内阁和首相集体对议会负责,总揽政务; ③ 议会可以通过对内阁的不信任案,内阁可以解散下院提前大选。 内阁制的建立使英国的立法机关得以控制行政;英君主立宪制 正式确立 ,成为典型的代议制国家。 英国首相卡梅伦在北大演讲时说:“我在英国当首相,没有专门的厨师为我做饭,只能去内阁蹭饭。 不仅如此,每年收入全部公开。 每周二、周四还要去下院接受质询 …… 抱着老百姓哭,第二天 《 泰晤士报 》 的标题是英国首相以无耻的眼泪换取选票。 而 《 太阳报 》的标题则会是 《 英国首相和私生子相认 》。 ”卡梅伦的上述言辞体现了英国首相 ( ) A.社会地位较低 B.权力受内阁制约 C.受多方面监督 D.不掌握国家实权 C君主 上院 下院 内阁 选民 司法独立 任命 (大贵族) 选举 组 成 议 会 多数党领袖 组阁 形式上任命 集体负责 (权力中心 立法权) (行政权) (司法权) (国家象征 ) 三、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和作用 (内涵) ① 国王 是虚君,“统而不治”,最高权力的象征 ② 议会 是国家的权力中心,具有最高立法权、财政权和行政监督权。 ③ 内阁是君主立宪制的核心, 掌握行政权,对议会负责,受议会监督控制 ④ 首相 是政府最高行政首脑,下院多数党领袖担任并组阁,内阁成员与首相共进退 作用: ① 结束了英国封建专制制度,历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