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社会保障法内容摘要:

偿保险,是指职工因工致伤、致死或病死,依法获得经济赔偿和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显著特征:用人单位缴纳保险费,职工不负缴纳工伤保险费的义务。 《 工伤保险条例 》 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应当认定为工伤: ( 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 2)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各种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 3)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 4)患职业病的; ( 5)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 6)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 ( 7)法律、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根据 《 社会保险法 》 第 37条的规定,职工因下列情形之一导致本人在工作中伤亡的,不认定为工伤: ( 1)故意犯罪; ( 2)醉酒或者吸毒; ( 3)自残或者自杀; ( 4)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 2.职业病的概念和范围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 3.劳动能力鉴定 劳动能力鉴定是指劳动者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的等级鉴定。 (三)工伤保险待遇的内容及其支付 工伤保险待遇按支付主体的不同,可以分为三类: 一类是职工所在用人单位依法缴纳了工伤保险费的, 二类是职工所在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工伤保险费, 三类是对由于第三人原因造成的工伤,  六、基本医疗保险法律制度 (一)基本医疗保险的概念 是指保障城镇职工、城镇居民、村民及其供养的亲属非因工伤病后,从国家和社会获得医疗帮助的社会保险制度。 (二)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 1.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覆盖范围 城镇所有用人单位。 包括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及其职工。  2.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构成 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由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所构成。 (三)农村合作医疗保险 合作医疗保险是中国农村通过集体和个人,用以为农村居民提供低费的医疗保健服务的一种互助互济制度。 (四)城镇居民医疗保险 为实现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的医疗保障体系的目标, 2020年 7月 10日国务院发布《 关于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 》。 (五)基本医疗保险待遇的内容和给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