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线粒体遗传病内容摘要:
环 ” 复制。 ③处于高度氧化性的环境: mtDNA与线粒体内膜相连,呼吸链不断产生反应性活性氧( ROS)和自由基。 母系遗传 同质性与异质性 阈值效应 突变率高 mtDNA可以稳定地整合到核基因组中 在特定的条件下,核 DNA序列和 mtDNA序列可以在细胞内游走,从而造成 mtDNA对核基因组的插入。 二、线粒体基因组的遗传 特征 母系遗传 同质性与异质性 阈值效应 突变率高 mtDNA可以稳定地整合到核基因组中 mtDNA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期间复制分离的瓶颈现象 线粒体数目从 100000个 锐减 到 少于 100个的过程称为 遗传瓶颈。 二、线粒体基因组的遗传 特征 (广义) 线粒体遗传病: 指以线粒体功能异常为病因学核心的一大类疾病,包括 线粒体基因组、核基因组的遗传缺陷以及二者之间的通讯缺陷。 (狭义)线粒体遗传病: 指 mtDNA突变 (自发或遗传)所致的线粒体功能异常。 通常所指的线粒体遗传病为狭义的线粒体遗传病。 根据线粒体所处的细胞不同可将 mtDNA突变分为 体细胞突变 和 生殖细胞突变。 第二节 线粒体基因组突变与疾病 ① mtDNA编码基因的点突变; 通常为母系遗传 ② mtDNA的大片段缺失和重复; ③ mtDNA数量的减少。 第二节 线粒体基因组突变与疾病 一、线粒体基因组突变类型 (一)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 LHON)是以德国眼科医师 Theodor Leber的名字命名的。 该病是人类发现的第一种母系遗传的疾病,迄今尚未发现有一个男性患者将此病传给后代的例子。 男女发病比例为 4:1。 第二节 线粒体基因组突变与疾病 二、常见线粒体遗传病 11778 G→A 导致编码 NADH脱氢酶亚单位4(ND4) 中第 340 位的Arg→His , 从而影响线粒体能量的产生。 大约 50%的 LHON病例由该位点突变引起。 11778 G→A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 (LHON) (一)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 (二) mtDNA突变与氨基糖甙类抗生素致聋 mtDNA12SrRNA基因 1555位点 A→G 的突变与这类耳聋有关,随后国内外的一些研究证实该突变导致机体对氨基糖甙类抗生素易感性升高。 AAID的发生是 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 的结果。 耳聋基因 携带者 仅在 接触氨。第六章线粒体遗传病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第十二课蒙古的崛起与元朝的建立
种好运。 ——拿破仑 “有人认为,由于有了蒙古人,人类才第一次拥有了世界史,而蒙古人倔强不拔、勇猛无敌的精神和机智敏捷的性格却塑造了伟大的成吉思汗。 同样,我也赞成一些人的评价,网络还未出现的七百年以前的蒙古人,却打通了世界各国的关系,建立了国际往来关系。 ” ——金大中 亚洲人眼中的成吉思汗 铁木真 ( 1162- 1227) 大抵鞑人身不甚长,最长不过五尺二三,亦无肥厚。 其面横阔而上下促
第十一单元生命尽头的苦笑
建 ﹑ 廣東 ﹑ 雲南等地。 亦稱為「花櫚」。 飲酒時助興取樂的遊戲。 排列六隻杯子,一隻大的,代表四;五隻小的,代表一、二、三、五、六。 用一顆骰子輪流搖,見四,滿斟大杯,叫狀元杯。 搖出其他點,也依序斟滿。 凡再搖得某點的人就飲某杯,飲狀元杯的,叫「中狀元」。 四更,約在凌晨 02: 0004: 00。 古代表示夜間計時的用語。 一夜分為五更,每更 2小時,從 20: 00開始至 06:
第六章日常业务处理—账簿登记
账 凭 证 日期: 年 月 日 第 号 核准: 复核: 记账: 出纳: 制单: 2020 12 03 001收前欠账款 银行存款 三勇建材 2 3 4 0 0 0 0 0 应收账款 1 周正业 2 3 4 0 0 0 0 0 ¥ 2 3 4 0 0 0 0 0 ¥ 2 3 4 0 0 0 0 0 王芳 李莉 √ 返回月 日 亿 千 百 十 万 千 百 十 元 角 分 亿 千 百 十 万 千 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