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线粒体遗传病内容摘要:

环 ” 复制。 ③处于高度氧化性的环境: mtDNA与线粒体内膜相连,呼吸链不断产生反应性活性氧( ROS)和自由基。  母系遗传  同质性与异质性  阈值效应  突变率高  mtDNA可以稳定地整合到核基因组中 在特定的条件下,核 DNA序列和 mtDNA序列可以在细胞内游走,从而造成 mtDNA对核基因组的插入。 二、线粒体基因组的遗传 特征  母系遗传  同质性与异质性  阈值效应  突变率高  mtDNA可以稳定地整合到核基因组中  mtDNA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期间复制分离的瓶颈现象 线粒体数目从 100000个 锐减 到 少于 100个的过程称为 遗传瓶颈。 二、线粒体基因组的遗传 特征  (广义) 线粒体遗传病: 指以线粒体功能异常为病因学核心的一大类疾病,包括 线粒体基因组、核基因组的遗传缺陷以及二者之间的通讯缺陷。  (狭义)线粒体遗传病: 指 mtDNA突变 (自发或遗传)所致的线粒体功能异常。 通常所指的线粒体遗传病为狭义的线粒体遗传病。 根据线粒体所处的细胞不同可将 mtDNA突变分为 体细胞突变 和 生殖细胞突变。 第二节 线粒体基因组突变与疾病  ① mtDNA编码基因的点突变; 通常为母系遗传  ② mtDNA的大片段缺失和重复;  ③ mtDNA数量的减少。 第二节 线粒体基因组突变与疾病 一、线粒体基因组突变类型 (一)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 LHON)是以德国眼科医师 Theodor Leber的名字命名的。 该病是人类发现的第一种母系遗传的疾病,迄今尚未发现有一个男性患者将此病传给后代的例子。 男女发病比例为 4:1。 第二节 线粒体基因组突变与疾病 二、常见线粒体遗传病 11778 G→A 导致编码 NADH脱氢酶亚单位4(ND4) 中第 340 位的Arg→His , 从而影响线粒体能量的产生。 大约 50%的 LHON病例由该位点突变引起。 11778 G→A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 (LHON)  (一)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  (二) mtDNA突变与氨基糖甙类抗生素致聋 mtDNA12SrRNA基因 1555位点 A→G 的突变与这类耳聋有关,随后国内外的一些研究证实该突变导致机体对氨基糖甙类抗生素易感性升高。 AAID的发生是 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 的结果。 耳聋基因 携带者 仅在 接触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