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现代教师的专业能力内容摘要:

价值”这一问题,他区分了各项知识的相对价值或绝对价值,并确定了一个衡量知识价值的尺度,这就是 是否有利于完美的生活。 他依照价值大小确定了五类人类活动,并相应地设置五类课程。 一是直接保全自己的教育 —解剖学、生理学、卫生学; 二是准备间接保全自己的教育 —伦理学、算术、几何 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质学、生物学、 社会学、外语; 三是准备当父母的教育 ——生理学、心理学、教育学; 四是准备做公民的教育 ——历史 五是准备生活中各项文化活动的教育 —绘画、雕刻、 音乐、诗歌。 第二讲 现代教师专业能力 24 美国学者博比特在 1918年出版的 《 课程 》一书,标志着课程作为专门研究领域的诞生,这也是教育史上第一部课程理论专著。 他坚信科学管理的原理有助于教育者在课程设计和实施上更精确有效。 他认为,“ 教育实质上是一种显露人的潜在能力的过程,它与社会条件有着特殊的联系。 ” 在博比特看来,最科学的方法是通过对人类社会活动的分析,发现社会所需要的知识、技能、能力和态度等,以此作为课程的基础。 第二讲 现代教师专业能力 25 到 20世纪 60年代至 70年代初,英国的新教育社会学派就主张,课程不是天经地义的存在,而是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相互作用之中形成的“社会构成物”。 第二讲 现代教师专业能力 26 (二)教育的“四大支柱”对课程改革的影响 在人类迈进 21世纪之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现代教育的 “ 四大支柱 ” ——“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生、学会生存 ”。 学会认知 , 既获取理解的手段; 学会做事 , 以便能够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产生影响; 学会共同生活 , 以便与他人一道参加人类的所有活动并在这些活动中进行合作; 学会生存, “生存能力” ,“今后的儿童所需要的是无论社会怎么变化,都能自己寻找课题、自己学习、自己思考、主体地判断和行动、更好地解决问题的素质和能力;是能够自律,同时又能与他人协调,具有关心他人、能感动于真实的感情与美的事物的丰富人性”。 第二讲 现代教师专业能力 27 我国学者认为,围绕这个 “ 生存能力 ” 的思路来界定理想 “ 学校知识 ” 可以考虑三个层次: 、技能; ;。 第二讲 现代教师专业能力 28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学会生存”的命题,作为新时代学力概念的核心受到了国际教育界的关注。 “ 学力 ” 原本有两层含意: 一是 指业已习得的现实的学习能力; 二是 指潜在的未来的学习能力。 两者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 第二讲 现代教师专业能力 29 (三)体现基础教育课程内容的基础性、发展性的有效策略就是界定核心知识 波依尔认为,基础教育学校提供的“ 核心知识 ”应当包括 : “ 生命周期 ” 、 “ 符号使用 ” 、 “ 集体一员 ” 、 “ 时间意识 ” 、 “ 审美反应 ” 、 “ 天人相依 ” 、 “ 生产消费 ” 、 “ 高尚生存 ” ,等等。 这八种 “ 核心知识 ” 实际上反映了它们在 人生旅程 中的顺序。 “核心知识 ” 系指 “ 所有的人拥有的普遍经验 ,和赋予我们生活以意义的人类存在所不可或缺的条件 ”。 第二讲 现代教师专业能力 30 (四) 21世纪的学力目标主要定位于对方法论知识、价值性知识的把握和创造性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实践能力的形成。 换言之, 传统的仅仅强调“ 3R”(读、写、算)时代终结, 崭新的“ 3C”关怀( care)关切( concern)、关联( connection)时代已经来临。 第二讲 现代教师专业能力 31 (五)课程改革的目标 教育部于 2020年颁布的 《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 中所指出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里要求:“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 “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第二讲 现代教师专业能力 32 (六) 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因素是教师 “课程变革,从某种意义上说,不仅仅是变革教学内容和方法,而且也是变革人”。 课程改革一般总要经历“ 标准编制 ——教材编写 ——教学实施 ”等等的环节,而且在这些环节之间总会存在某种“落差”。 有效地克服“标准编制”与“教材编写”之间“落差”的惟一策略是“ 学术讨论 ”; 克服“教材编写”与“教学实施”之间“落差”的惟一策略是“ 教师研修 ”。 第二讲 现代教师专业能力 33 (七)从学校课程发展的角度来看,课程大体出现过四种不同的方式: :文献课程以传授经典著作本身为直接任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