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法律是什么内容摘要:
想这一法的模式理论。 多重视角的法律观 • 奥地利法学家埃利希明确主张法律发展的重心在社会本身而不在国家。 • 布莱克认为:“法律存在于可以观察到的行为中,而非存在于规则中”。 • 吉登斯:“地方性知识” •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的法律观 多重视角的法律观 四、伦理学意义上的法律观 含义:法律与道德之间的关系 也就是制定法与自然法之间的关系 法律源于道德,并且不同于道德。 道德法律化:婚姻家庭法律中的赡养 法律推进道德:通过执行法律,推行道德 法律的基本特征 (一)法律作为一种社会规范,具有普遍性、确定性、合理性。 普遍性:遍及社会中绝大部分,针对不特定人群。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王子犯法与民同罪” 确定性:法律规范的核心内容比较确定,原因:法律规则是主体。 合理性:符合大多数公民的意志,符合一定理性原则和社会规律的规则,具有消除和限制人的恣意行为的功能,能够形成合理预期。 “守法无事”,“杀人偿命欠债还钱。 ” 法律的基本特征 • (二)法律是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社会规范 • 发源:与道德、宗教等同源 • 逐渐独立:民族国家的出现 • 方式:制定或者认可 • 制定:国家立法机关直接规定 • 认可:一是赋予某些道德、宗教、风俗习惯和礼仪等社会规范以法律效力;二是承认、签定或加入国际条约,认可国际法规范使之在国内产生法律拘束力;三是在具体案件中通过司法裁判形成某种规则和原则并使之具有法律约束力。 法律解释不是法律创制的方式。 法律的基本特征 • (三)法律具有功能上的强制性和本体上的正当性 • 强制性:以国家暴力机器为后盾 —— 法律的执行,特别是强制执行,例如没收财产、限制自由、甚至剥夺生命。 理论来源:建立在人性恶的基础上。 在法律基本。第二章法律是什么
相关推荐
• ( 6) 合成酶 在生化过程中参与催化合成蛋白质和核酸 , 也就是说蛋白质和核酸的合成都需要合成酶的参与 , 需要酶参与消化 ATP以获取能量 • • • ( 1 ) 水解酶参与糖、蛋白质、脂肪、淀粉水解转化 AB + HOH A OH + BH ( 2 )氧化-还原酶起传递电子、原子和化学基因的作用 AH 2 + B A + BH 2 氧化酶 A H 2 + O 2 A + H 2 O 2
第二极体 第三节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遗传的染色体学说 • 1902 W. Sutton (美 ) amp。 • T. Boveri(德 ) 基因和染色体行为的平行性 基因 染色体 配对 A a A 分离 a 自由 A B A b 组合 或 a b a B • 染色体通过间期后是否仍保持了完整结构。 • 几对染色体看起来很相似,它们趋向哪一极 否是随机的。 •
)在事物子类的属性和事物母类的属性之间存在一种继承和发展的关系。 继承可以是直接继承,也可是经过计算以新的值继承;可以是全盘继承,也可是有选择的继承 6)将事物及其属性分类 分层加以描述的方法是框架理论的基础 第二章 知识与知识表示 第四节 框架结构 二、框架 概念 用于表示事物各方面的属性、事物之间的类属关系及事物的特征和变异等的概念 基本思想 使用“套套” —事物状态、属性
民恩格尔系数都在 57%以上,在温饱最低线和贫困水平之间徘徊,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则高达 60%以上,一直处于贫困线以内。 改革开放后,随着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长,居民消费水平也大幅度提高。 居民人均消费 1952年为 80元,1978年为 184元, 2020年为 8181元。 居民消费结构改善明显,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由 1957年的 %下降到 2020年的%,农村居民家庭由 1954年的
引起杉木 .樟树 .女贞 .桂花等炭疽病。 ( 6)黑痣菌属 :引起禾本科黑痣病。 ( 7)黑虎皮壳属 :引起梨 .桃等木本植物腐烂病。 ( 8)瘤座菌属 :引起竹类丛枝病。 ( 9)斑痣盘菌属 :引起杜鹃黑痣病。 ( 10)散斑壳属 :引起马尾松落针病。 (11)葡萄座腔菌属 :引起樟树溃疡病。 (12)球腔菌属 :引起山茶花叶斑病。 (四)担子菌亚门 锈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