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种植制度与耕作制度内容摘要:

、轻质土壤 、 玉米等大种子作物播种后及小麦越冬前。 3. 镇压 (packing) 平畦 北方种花生。 畦宽 24m, 为播种机宽度的倍数 , 畦长 1050m不等 , 四周作宽约 20cm、 高 15cm的畦埂。 灌水时由畦的一端开口。 高畦 南方种棉花 、 油菜 、 大豆等旱作物。 畦宽 23m, 长 1020m, 四面开沟排水 ,防止受涝。 作畦用筑埂机和开沟培土而成。 4. 作畦( bedding) 起垄可用犁开沟培土而成 , 垄宽4070cm不等。 起垄具有多种作用 : (1) 增加土壤与大气接触 , 增大阳光照射面 , 升温透气; (2) 促进作物上层根系 , 特别是气生根的生长以及块根 、 块茎的膨大; (3) 平地利于灌水排水 , 山区可保持水土。 5. 起垄( ridging) (一 ) 少耕免耕的概念 在农业发展过程中 , 创造了犁 、 耙 、镇压器 、 锄和中耕机等一整套土壤耕作机械。 目前通常把利用犁耕翻土地 , 以及相应的表土耕作措施称之为传统耕作(conventional tillage)或常规耕作。 四、少耕免耕法 少耕是指在常规耕作基础上尽量减少土壤耕作次数或在全田间隔耕种 、 减少耕作面积的一类耕作方法。 凡多项作业一次完成的联合作业 , 以局部深松代替全面深耕 , 以耙茬 、 旋耕代替翻耕 , 在季节间 、 年份间轮耕 , 间隔带状耕种 , 减少中耕次数或免中耕等等 , 均属少耕范畴。 少耕 (minimum tillage) 又称零耕 (zero tillage)、 直接播种 (direct drilling)。 指作物播前 不用犁 、 耙整理土地 ,直接在茬地上播种;作物生育期间也不使用农具进行土壤管理的耕作方法。 免耕 (notillage) 国外的免耕法常由三个环节组成: (1) 覆盖 利用残茬秸秆 、 控制生长的牧草 、 石砾 、 木屑等作为覆盖物。 (2) 联合作业 采用免耕播种机使喷药 、施肥 、 播种 、 覆土 、 镇压一次完成。 (3) 广谱性除草剂 于播种前后或播种时进行土壤处理。 1. 少耕免耕的优点 (1) 少免耕和覆盖 , 减轻水蚀和风蚀。 以及土壤水分蒸发 (3) 秸秆覆盖使表土有机质增加。 土壤好气性分解减慢 , 利于有机质积累 (4) 农耗时间减少 (5) 节约成本 (二 ) 少耕免耕技术的作用和依据 2. 免耕机理 ( 1) 以生物松土替代机械松土。 ( 2) 土壤自身的浆融或干湿变化带来耕层自然疏松。 ( 3) 避免机械作业的副作用。 田间机械作业副作用表现在三方面: * 在一定程度上破坏耕层构造; * 由于链轨或轮胎的压强较大 , 带来土壤紧密度不均; * 由于机械振动影响耕层 , 土壤下沉变紧。 据测定 , 在 T75拖拉机每秒行进 的速度下 , 土壤深层 80cm处振动频率为25Hz, 土粒振幅为 l mm, 导致底土变紧。 ( 三 ) 少 、 免耕存在的问题 ( 1)多年少免耕后多数土壤有变紧实的趋势。 ( 2)耕作表层有机质和养分富化而下层贫化。 ( 3)影响有机肥、化肥与残茬的翻埋,土肥难于融合。 ( 4)杂草虫害增多。 ( 5)残茬覆盖导致地温下降。 一、播种与育苗移栽 二、灌溉与排水 三 、 植物生长发育调控 第三节 农作物种植要点 一 、 播种与育苗移栽 ( 一 ) 生育期 在作物的一生中,其外部形态特征总是呈现若干次显著的变化,根据这些变化,可以划分为若干个生育时期。 目前,各种作物的生育时期划分方法尚未完全统一。 几种主要作物的生育时期如下 : 豆 类 出苗期,苗期,开花期,结荚期,成熟期 棉 花 出苗期,苗期,现蕾期,花铃期,吐絮期 油 菜 出苗期,苗期,蕾薹期,开花期,角果发 育期 (二)播前种子处理 ( 1) 晒种 ( 2) 消毒 ( 3) 浸种催芽 在一定地区 , 每种作物都有它适宜的播种期。 适期播种不但能保证种子萌发需要的生态条件 , 而且有利于作物一生的生长发育 , 使它及时成熟 ,并为后茬作物适时播种创造条件 , 达到全年增产。 ( 三 ) 播种期 早春作物 甜菜和马铃薯等。 这些作物幼苗能忍受不太严重的春霜,应尽可能早播。 晚春作物 棉花、大豆、花生等,这些作物在 8— 12℃ 以上的温度才能发芽,幼苗耐寒力较差,应在播种深度地温稳定在种子萌发最低温度以上时及时播种。 1. 春播作物 2. 夏播作物 包括夏花生、夏棉花等,这些作物一般是在夏收作物收获后播种,地温较高,有利于种子萌发,要尽量争取早播。 3.秋播或冬播作物 主要是油菜和一些越冬绿肥作物。 这些作物播种时,温度条件一般能满足要求,但适时播种也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