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古希腊、罗马及欧洲中世纪经济思想内容摘要:
不否认财产的意义,但反对财产私有。 物质幸福 的意义在于是实现 精神幸福 的手段。 因为肉体是精神的载体。 尘世的幸福生活的目的是享受天堂的幸福。 早期基督教的经济思想 财产私有 会妨碍同胞之爱的实现。 人们依赖财产的程度正好是他们远离上帝的程度,人只有放弃财产才能接近上帝。 “ 你若愿意做完全人,可变卖你所有的,分给穷人,就必有财宝在天上。 ” 3,应该受到谴责的只是对财富的迷恋而不是财富本身, 只要将财富应用于同胞,富人也可以被上帝所接纳。 “ 倚靠钱财的人进上帝之国是何等的难啊。 骆驼穿过针眼,比财主进上帝之国还容易呢。 ”。 4,上帝为人类准备的产品是公有的,人作为兄弟只能对其平均分配。 私有财产来自人有缺陷的天性。 富人只有将其财产分散才能求得 自赎 ,如果他们保留财产,既害了别人,也害了自己。 二、西欧中世纪经院学派的经济思想 经院学派学说的特点: 一是理论和实践的脱节。 二是基督教宣扬的教义和教会及牧师的世俗活动的矛盾。 三是辩护性。 在西欧中世纪长达数百年时间内,经院(教会学院)学者们争论最多的问题是: “ 公平价格 ”。 当时由于存在大量不等价交换现象,公平价格问题成为社会普遍关切而教会不得不过问的问题。 由市场决定的价格和 由价格管制机构规定的价格 ,究竟何者是 “ 公平价格 ” ,在经院学者中意见并不一致。 放贷取息。 教会明令禁止放贷取息。 但随着商品经济发展,要完全禁止放贷取息已不可能。 在何种情况下允许收取利息 ,经院学者中争论也很大。 财产私有问题。 三、托马斯 阿奎那的经济思想 托马斯 阿奎那,中世纪 “ 神学泰斗 ”。 ( 1225—1274)生于意大利 贵族 家庭,著有 《 神学大全 》 等著作。 《 神学大全 》 被认为是基督教的百科全书,主要论及 公平价格、货币、商业、利息 等问题。 面对 使徒梦想和教会的世俗化。 阿奎那的使命 —— 既不是要逆转世俗化,也不是要放弃天堂的理想,而是要寻找一条中间道路,一条让上帝和俗世都可以接受的妥协道路, 也就是要在教会世俗经济行为和上帝的天堂理想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对待财富的态度 阿奎纳认为,财富应该分为两种。 一种是自然财富 ,一种是 人为财富。 所谓的自然财富,包括食物、牲畜、土地等。 金钱是属于人为财富。 认为取得金银财宝不应该成为人生的目的,在他看来自然经济才是正常的经济,是人类幸福的基础。 而人为财富不是人类所应该追求的目标。 亚里斯多德 公平:等同或同一 效用或劳动成本 奥古斯丁 提出了 公平价格 的概念。 公平价格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不受市场行情变化影响的价格,实际上就是与价值相等的价格。 马格努斯 公平价格:同劳动耗费相适应的价格。 “ 制造床的人如不能收到他制造床所耗费的相等数量的劳动和费用,他将来就不可能再制造一张床,制造业也将因此而消失。 ” 托马斯 阿奎那 : 成本、效用与公平价格 ( 1)公平价格是保证生产持续进行所需要的报酬,必须足以补偿劳动成本、运输、储存费用及生产者所承担的风险。 ( 成本原则 ) ( 2)公平价格取决于人们对物品效用大小的评价。 公平价格不是绝对固定的,根据购买者主观评价的不同可以有所变动。 ( 效用原则 ) ( 3)公平价格是供求数量变动决定的价格。 ( 供求原则 ) 阿奎那的商业理论 (1)基督教教义关于商业 商业是一种贱买贵卖的行为,其罪恶甚至超过盗窃。 “ 一个商人很难免于作坏事 ”。 “ 象一根木桩紧插入石堆缝中一样,罪行也插入在买卖活动之中 ”。 ——《 圣经 》 (2),阿奎那对商业活动的辩护 交换分为两类: 第一类,目的是生活 必需品。 自然和必需的。 第二类,目的是 赢利。 对利润的追求是无止境,本身包括罪恶的因素。 但是,赢利活动可以在以下两种情况中免除罪恶。 一是可以把收入用于某种必需的或正当的用途。 例如, “ 一个人用他从商业活动中获得的利润来维持自己的家庭生活、或者帮助别人 ”。 二是 “ 他曾经对这些物品作了一些改进 ” ,或者,由于 “ 把这件物品从一个地方运到另一个地方时担负了风险 ”。 改进 ——利润是一种劳动报酬; 风险 ——利润是一种风险补偿。 (1),基督教教义关于利息 《 旧约 》 公元 325年, 尼西亚会议 : “ 许多 牧师 以贪欲和追求利得为动机,忘记了经典中 ‘ 不能以货币进行高利贷 ’ 的训示而对他们所放的贷款索取百分之一的月利率。 因此,这次神圣的会议决定: 将来任何人如获取利息,或以任何方式从事高利贷和获取五十分之一的利润或以其他类似方法获利,即可开除或调动其圣职。 ” 公元 789年查理曼大帝(法国国王): 明令禁止俗人和僧侣从事高利贷。 (2)阿奎那对利息的辩护 物品分为两类: 第一类是叫 “ 消费物 ” , 是使用中被消费掉的物品,如酒、小麦。 这类使用权和所有权不能分开,使用权和所有权的转让必须同时。 这类物品的出借不能收取利息。 第二类叫 “ 代替物 ” , 是使用中并不被消费掉的物品,如房屋、土地。 这类物品使用权和所有权是可以分开的,出借这类物品,可以收取利息。 货币属于第一类物品,因此,出借不能收取利息。 但以下两种情况收取利息可以免于谴责。 1)如果出借的人由于出借而 蒙受损失 ,那么可以同借入的人达成补偿的协议而不致犯罪。 ——利息是对损失的赔偿。 2)如果出借的人把货币委托给商人或手工业者,出借人承担着 丧失本金 的危险,可以索取一部分利息,作为承担风险的报酬。 ——利息是风险的补偿。 由此可以看出来,阿奎纳对于高利贷的看法也是有双重的观点。 从根本上是反对高利贷的,但是他对高利贷又认为在一定的条件下是许可的。 中世纪前期神学家: 财产公有是最和谐美好的制度 ,私有财产 被看成是加剧不平等的根源,因而 是一种罪恶。 这种思想既与罗马法冲突( 罗马法强调私人财产权利的神圣性), 又与教会经济活动的冲突( 教会对商品经济活动的积极参与及财产的大量积累)。 5. 对私有产权的辩护 (1),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 自利乃人之本性,且有利于社会利益的实现 ) 阿奎那: 在一个开放的社会里,对个人利益的追求可以导致社会利益的实现。 “人们能为自己取得的一切特殊的利益,如财富、收益、健康、技能或学问等等,也必然导向社会的幸福。 ” ——阿奎那: 《 阿奎那政治著作选 》 ,中文版,马清槐译,商务印书馆, 1963年版, P87 阿奎那的辩护 ( 2)私有制具有合理性 私有制是人的理性创造(人为法)出来的,但出自上帝的意志(自然法)。 即私有制的出现是 人为法符合自然法 的表现。 “ 如果没有私有财产,我们将赤身裸体 ”。 (3)财产私有是一种 有效率 的制度: 第一, “ 每个人对于获得仅与自身有关的东西的关心,胜过对所有的人或许多别人的共同事务的关心 ” ; (理性经济人) 第二, “ 当各人有他自己的业务需要照料时,人世间的事务就会处理得更有条理 ” ( 利己与利他 ) 第三, “ 如果各人都对自己的处境感到满意的话,可以使人类处于一种比较平和的境地 ” ;相反地,“ 在那些联合地和共同地 占 有某种东西的人们中间,往往最容易发生纠纷 ”。 (4)财产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分离 主张财产的 所有权属于私人,但使用权属于众人。 所有者对财产起监护人的作用,有责任通过慈善等途径将财产转移他人使用。 “ 上帝赐予我们的世俗财货,作为所有权是属于我们的,但对它们的使用,它们就不仅是属于我们,也属于在 我们的需要满足后 还能救助的其他人们 ”。 马丁路德的理念和资本主义精神 “ 上帝允许的唯一生存方式,不是要人们以苦修的禁欲主义超越世俗道德,而是要人完成个人在现世里所处地位赋予他的责任和义务。 衡量一种职业是否有用,能否博得上帝青睐的主要尺度乃是它为社会提供的财富多寡。 如果上帝为人安排了一条可以合法地牟利的道路,那么拒绝它就是拒绝成为上帝的仆人。 如果财富的取得是人们履行其职业责任的结果,那么它不仅在道德上是正当的,而且是应该的,必须的 ”。 这一观念后来被韦伯高度评价为 资本主义精神的来源。 马克斯 韦伯: 《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 ,生活 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 1987 (5)劳动与财产权 阿奎那还提出了劳动与财产权关系的命题。 获得财产权的条件:占有和劳动。 劳动是获得财产权的条件,被 17世纪英国哲学家约翰 洛克所继承,发展出 劳动是所有权的基础的学说。 (6),阿奎那财产思想的影响 加尔文 :财富并不必然带来罪恶。 如果上帝为人安排了一条可以合法地牟利的道路,那么拒绝它就是拒绝成为上帝的仆人。 如果财富的取得是人们履行其职业责任的结果,那么它不仅在道德上是正当的,而且是应该的,必须的。 ——马克斯 韦伯: 《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 ,生活 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 1987年版 阿奎那之后, 私有财产 被看作是个人的一种神圣原则和个人权利,各种道德的和法律的议论无不为保卫私人积聚财富反对政府的任意掠夺而立论。 这为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道路。 关于阿奎那辩护的意义 阿奎那的辩护为 世俗经济活动提供了一个出路, 从而成为商品经济发展的一个推动力量。 四、阿奎那后经院学者的经济思想(自学) 1,反对货币贬值的思想 2,利息思想 3,效用价值思想 4,劳动价值思想 背景 十四到十五世纪经院学者讨论的主题有两个:一是由法兰西开始的 货币贬值 问题,二是价格大幅波动引起的 价格与价值 问题。 1,反对货币贬值的思想 奥雷斯姆( 13201382)法国教士, 神学家、数学家(发明分数 指数,提出用坐标表示点的 位置 , 解析几何的创始人)。 1360年, 《 论货币的最初 发明 》 ,经济思想史上 第一部系统论述货币问题的著作。 (1)关于货币的起源: 是人们为了 方便交换 而发明的工具。 最适合充当货币材料的是黄金。 便于携带。 为适应小额交易,可采用次优金属作为币材。 (2)关于铸币的产生: 金属条块货币交易带来的不方便 ——铸币 为杜绝欺瞒,铸币权应该委托给君主。 君主拥有铸币权 但不是货币的所有者,货币属于社会。 (3)关于货币贬值: 两种情况下货币可以贬值 一是货币在流通中 磨损 过大,可以收回旧货币另行改铸; 二是比价的变更,当充当货币材料的各种金属的相对价值发生变动,例如黄金与白银的比价自发的变动,这时可以变更比价。 。第一章古希腊、罗马及欧洲中世纪经济思想
相关推荐
证司法公正的实现。 如公开审判原则、黑箱操作。 23 第三、诉讼法规定了运用证据的一系列科学规则,保证案件的公正处理。 第四、诉讼法通过精心设计的诉讼程序,使案件错误,偏差减少到最小程度,保证实体法的正确实施。 第五、诉讼法保证实体法的高效实施。 如:期限制度、简易程序。 24 第三、诉讼法规定了运用证据的一系列科学规则,保证案件的公正处理。 第四
能愿动词不能用在名词前面(要东西,会某事,是一般动词),不能重叠,不能带助词“着、了、过”等。 ③趋向动词 表示移动的趋向,有单音的,双音的。 上、下、进、出、来、回、过、起、去 上来、下来、进来、出来、回来、过来、起来 上去、下去、进去、出动、回去、过去 趋向动词可以单独作谓语或者谓语中心。 经常用在别的动词或者形容词后边表示趋向,作趋向补语。 (三)形容词 形容词的种类 ①表性质:软硬、高
gone so far as to put microreceivers in their ears, in order to get answers from audio broadcasts as they sit in the testing room, the Xinhua news agency said on Monday. Civil service examination
授 NGO 2020/5/21 17 第一次核心小組工作會議 (三 )第一次公眾諮詢會議 : 邀集產業界代表 、 相關權益團體代表 、 專家學者代表 , 組成公眾諮詢會議 , 建立溝通與諮詢平台 , 進行待選方案規劃討論 , 以達成公眾參與之民眾投入對話效果。 並藉由 AHP問卷調查 , 協助後續進行最優方案選擇評估。 : 能源發展綱領政策環境影響評估第一次公民諮詢會議 : 96年 06月
文字要力求清楚明白,不能含糊。 您认为我们国家现在最需要 全面迅速的改变。 全面缓慢的改变。 部分迅速的改变。 部分缓慢的改变 您认为理想的主要职业是 上班方便 , 工作轻闲。 符合志趣 , 有事业可干 , 工作有前程。 单位福利好 , 收入多。 职业社会声誉好。 你认为当前公务员的待遇够好吗。 避免使用含糊的形容词、副词,特别是在描述时间、数量、频率
业改革的方向 ——————————先进典型 —— 劳动就业的方针 ————————————————,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重点 ———————————————— 三、 APEC成立时间 ———中国加入时间 —— 四、十五大时间 ——首次使用 ————————————————意义 ———————————————————————— 1982年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邯郸钢铁总厂 劳动者自主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