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选举制度内容摘要:
簿上的人。 选区的划分方法 小选区 多数代表制 中选区制(日本):妥协的结果 3 ~ 5 个 ( 47 个都道府县可能被分割) 大选区 (广义) 大选区制 ( 比例代表制 ) 47 个选区 单记制与连记制 ( 1)单记制: 可转让(爱尔兰) 不可转让(日本) ( 2)连记制 (过去的英国、现在的菲律宾): 限制连记制、 完全连记制 代表制与选区 多数代表制 比例代表制 小选区 小选区(英美) / 大选区 完全连记(菲律宾、土耳其) 单记制 、 限制 连记制 欧洲大陆 各种选区的优点和缺陷 优点 缺陷 1 .少数派代表可以进议会 1 .同一政党复数提名 个人 本位(明星 ) 中选区 单记 2 .较多的候选人 2 .选举班子多套 选举资金短缺 1 .有利于大党:政区稳定 1 .死票多,少数派没有机会 2 .各党一人:政党本位、政策本位 2 .地方有权势者的进一步强化 小选区制 3 .资金集中,花销节省 (选举的地域基础;权势者与议员依附) 1 .多样化民意 1 .小党分裂,政局不稳定 比例代表制 2 .政策本位的选举 2 .选民-候选人关系 疏远 3. 选举投票与选票计算制度 直接选举 间接选举 美国总统:带有直接选举意义的间接选举(选民 ——选举人团 ——总统) 中国全国人大代表:层层间接选举 多数代表制 (小选区制) 比例代表制 (大选区制) 混合代表制 (德国、日本的比较 ) 计算选票的方法:理念和方法 多数代表制 比例代表制 1 .民主政治即少数服从多数 1 .议会是民意的“镜像”放映 2 .议会是包括性的反映(非一一对应) 2 .强调少数派利益的表达 理念 3 .稳定的政权 1 .小选区制 方法 2 .大选区完全连记制 1 .大选区制。 政党按得票多少分配议席 采用国家 英国、美国等 德国、意大利、瑞士、比利时等 混合代表制(德国、日本的比较 ) ( 1) 并立制:日本 选民(2 票制)向小选区的候选人投票向比例区的政党投票个选区的第一名当选按得票比例分配议席分别计算( 2) 并用制:德国 ③②选民(2 票制 )向政党投票向小选区的候选人投票。第4章选举制度
相关推荐
政策下证书的颁发和使用规则 证书数据库 只通过 CA对证书进行发布是不够的,验证者需要比 较容易地找到对应于不同签名者的公钥 需要证书数据库( CR) CR可以由以下几种方式实现: 轻量级目录管理协议( LDAP ) Web服务器 DNS 共用数据库 证书撤销以及 CRL数据库 验证者通过证书撤销机制可以得知一个证书是否被作废 证书撤销与证书过期
修符 静态变量 static 属于类的变量 最终变量 final 值在程序的执行过程中不会改变 易失变量 volatile 可能同时被多个线程所控制和修改 非访问控制修符 28 public (公共变量 /公共方法 ) 容许全权访问,无任何限制 (先构造对象,再访问 ) public (公共变量 /公共方法 ) class A { public int x。
限制了与他人的交流 , 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熟悉和掌握某种特定的程序设计语言; 要求描述计算步骤的细节 , 而忽视算法的本质。 例 ( C语言)的算法描述: main() { int X,Y。 X=1。 Y=2。 while(Y=100) { X=X+Y。 Y=Y+1。 }。 printf(%d,X)。 } 例 ( C语言)的算法描述 main() { int n。
null’或者‘ nonull’。 默认与系统默认的 null属性相同。 owner_name:指定用户自定义数据类型的所有者。 数据类型 删除用户自定义数据 1.使用企业管理器 2. 利用系统存储过程 sp_droptype [@typename=] ‘type’ 本章首页 创建表 表是包含数据库中所有数据的数据库对象 ,用来存储各种各样的信息。 在 SQL Server 2020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