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数据库技术及应用内容摘要:

产品 ( 产品号 , 产品名 , 型号 ) 供应 ( 供应商号 , 零件号 , 产品号 , 数量 ) 下一页 上一页 第 32/共 67页 ⑥ 同一实体集联系  可以按 : 1:1 (一对一 ) 1:n (一对多 ) m:n (多对多 ) 三种情况分别处理 下一页 上一页 第 33/共 67页 将同实体集 1: n联系转换为关系模型  方案 1:转换为两个关系模式。 职工 ( 职工号 , 姓名 , 年龄 ) 领导 ( 领导工号 , 职工号 )  方案 2:转换为一个关系模式。 职工 ( 职工号 , 姓名 , 年龄 , 领导工号 )  方案 2关系少 , 且能充分表达原有的数据关系 ,故方案 2较好。 下一页 上一页 第 34/共 67页 将同实体集 m:n联系转换为关系模型 零件 ( 零件号 , 名称 , 价格 ) 组装 ( 组装件号 , 零件号 , 数量 ) 组装件号为组装后的组合零件号。 下一页 上一页 第 35/共 67页 2.数据模型的优化  以规范化理论为指导 ⑴ 确定数据依赖。 按需求分析 , 写出各属性之间的数据依赖。 ⑵ 考查是否存在部分函数依赖 、 传递函数依赖等 , 确定各关系模式分别属于第几范式。 ⑶ 按照需求分析对数据处理的要求 , 确定是否需要对它们进行合并或分解。 下一页 上一页 第 36/共 67页 3.设计用户模式  对某一类数据的结构 、 联系和约束的描述称为数据模式。 外模式是用逻辑数据模型对用户的数据的描述。  利用视图功能设计更符合局部用户需要的用户外模式。 ( 1) 使用更符合用户习惯的别名 ( 2) 针对不同级别的用户定义不同的外模式 , 以满足系统对安全性的要求。 姓名 学号 性别 出生日期 院系 班级 下一页 上一页 第 37/共 67页 三、数据库物理设计及实施  物理设备上的存储结构与存取方法称为数据库的物理结构 1.确定数据的存储结构 综合考虑存取时间、存储空间利用率和维护代价 3方面的因素。 2.设计数据的存取路径 在关系数据库中,选择存取路径主要是指确定如何建立索引。 下一页 上一页 第 38/共 67页 索引( Index)  索引是数据库中独立的存储结构,其作用是提供一种无须扫描每个页面(存储表格数据的物理块)而快速访问数据页的方案。  有两类索引:  聚簇索引  非聚簇索引 下一页 上一页 第 39/共 67页 ( 1)聚簇索引  以表格中的某个字段作为关键字建立聚簇索引时,表格中的数据会以该字段为排序依据。  一个表只能建立一个聚簇索引。 这种排序作用使得聚簇键相同的元组被放在同一个物理页中。  如果元组过多,一个物理页放不下,则被链接到多个物理页中。 下一页 上一页 第 40/共 67页 ( 2)非聚簇索引  索引页上的顺序与物理数据页上的顺序一般不一致。  建立非聚簇索引,不会引起数据物理存储位置的移动。  检索速度不如聚簇索引快。 下一页 上一页 第 41/共 67页 建立索引原则  一个 ( 组 ) 属性经常在操作条件中出现。  一个 ( 组 ) 属性经常在连接操作的连接条件中出现。  一个 ( 组 ) 属性经常作为聚集函数的参数。 下一页 上一页 第 42/共 67页 建立聚簇索引原则  检索数据时 , 常以某个 ( 组 ) 属性作为排序 、分组条件。  检索数据时 , 常以某个 ( 组 ) 属性作为检索限制条件 , 并返回大量数据。  表中某个 ( 组 ) 的值重复性较大。 下一页 上一页 第 43/共 67页 3.确定数据的存放位置  数据库数据备份 、 日志文件备份等 , 可以考虑存放在磁带上。  可以考虑将表和索引分别放在不同的磁盘上。 在查询时 , 由于两个磁盘驱动器分别在工作 , 因而可以保证物理读写速度比较快。 下一页 上一页 第 44/共 67页 4.确定系统配置  同时使用数据库的用户数  同时打开的数据库对象数  使用的缓冲区长度、个数  …… 下一页 上一页 第 45/共 67页 5.数据库的实施 ( 1) 定义数据库结构 ( 2) 数据装载 下一页 上一页 第 46/共 67页 例子 : 建立图书馆数据库 ① 需求分析  查询图书 :通过书名和类别查询库中的图书,其中书名为模糊查询。  借书处理 :在查询的基础上完成借书登记处理。 借书时需要输入书号和读者编号,修改图书表记录和增加借阅表记录。  还书处理 :实现还书处理操作。 还书时需要先修改图书记录,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