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软件开发方法一软件概述内容摘要:

NIX的第一版本 V1。 UNIX的发展对计算机界、尤其是对软件界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 下一页 上一页 停止放映 第 30|83页 第三阶段 20世纪 70年代 这个时期计算机硬件的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采用诸如大规模集成电路 , 分布式技术 、 网络技术 、 嵌入式等高新技术极大地提高了计算机系统的处理能力 , 特别是微处理器的诞生 , 开创了大众化使用计算机的新时代。 该阶段软件的特征是:高性能的计算机系统对软件的功能和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下一页 上一页 停止放映 第 31|83页 软件主要特征  处理对象:小规模系统的程序设计 ;  用途:商务应用;网络互联;数据库应用;  目的: “ 研究数据结构和算法以寻求处理的时 空平衡 ” ;  开发方法:研究数据结构和算法;结构 化开发方法;  开发工具:高级语言;数据库技术;  认识:平衡时 空平衡复杂度;程序执行的停机;程序可读性;  发展概况:数据独立(文件、 DB);对复杂系统的规格说明;  技术突破:数据结构及算法 ;区分了应用软件和系统软件;  理论成就:数据结构及算法 理论;形式方法;软件工程方法;  目标:解决软件危机。 下一页 上一页 停止放映 第 32|83页 阶段软件大事件  1970年, Winston Royce在他的 《 管理大型软件系统的开发 》 提出了著名的“ 瀑布模型 ”。 同年,柯特( E. F. Codd)提出关系模型为关系数据库技术的发展打下基础。 在编程语言方面,出现了用于系统程序设计的 BLISS语言,用来编写编译程序和操作系统。  1971年,瑞士联邦技术学院的伍尔斯教授发明了第一个结构化的编程语言Pascal,并用 17世纪法国著名科学家 Blaise Pascal(帕斯卡)的名字命名。 同年,伍尔斯教授还提出 “ 自顶向下、逐步细化 ” 的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 Friedrich I. Bauer提出软件工程的定义: “ 确立并使用正确的工程原理和方法,以便能够经济地获得可靠而有效的软件。 ” 巴拿斯提出了信息隐藏的原理,对软件工程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  1972年,出现三种有深远影响的编程语言:贝尔实验室的 Dennis Ritchie发明的 C语言。 它在 Martin Richards的 BCPL语言和 Ken Tbompston的 B语言的基础上进行发展。 最初的 C语言是为编写 UNIX而设计的,并在 PDP11上首先实现。 法国马赛大学的 Alan Colmeratuer发明 PROLOG语言,用于人工智能领域,其在欧洲和日本比较流行。 Xerox公司 Palo Alto研究中心 Alan Kay(艾兰 凯)发明的 Smalltalk语言。 它是一种面向对象的语言,适合使用鼠标工作的可视计算机系统,它体现了与传统程序设计不同的观念及风格。 同年,在计算机科学的理论方面,计算复杂性理论提出了 NP问题的思想。 提出对某些大规模的计算问题(如旅行商问题),其计算量是极其巨大的。 同年,华裔科学家王安发展了字处理系统。 下一页 上一页 停止放映 第 33|83页 阶段软件大事件(续)  1974年 G. J. Myers, W. Stevens, L. Constantine, E. Yourdon等发展了结构化设计( SD)方法,基本思想是通过模块化建立一个结构良好的系统。 同年,在斯得哥尔摩的象棋比赛中,计算机进行了首次赛事。  1975年, M. A. Jackson提出 JSP方法,它是适合中小型数据处理系统进行模块结构设计的一种方法。 同年, Charles H. Moore发明了 Forth语言,它适合实时控制及工业机器人的编程。 这一年还出现了 SPSS语言,用于社会科学的统计。 勃洛克发表著作 “ 人月的秘密 ” ,提出在拖延了的项目中增加人员只会使项目更为延期的观点。  1976年 B. W. Boehm又对软件工程给出定义: “ 在软件(包括程序和文档)设计、实现、测试、运行、维户的各个过程中.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一套实用方法 ”。 C. A. Hoare则认为软件工程是 “ 一种导致电子数字计算机具有强大功能的艺术,这种功能表现为人可以方便地使用计算机 ”。  1977年,美国国家计算机和信息处理标准委员会( ANSCX3)制定信息交换代码 ASCII的标准。  1979年,在美国国防部新语言的评审中,法国人 Jean Ichbiah主持设计的绿色语言 HoneywellBull最后获胜。 同年 5月,以对编程做过重大贡献的爱达 拉夫拉斯伯爵夫人的名字命名新语言 Ada。 还是在这一年,贝尔实验室的L. R. Rabiner等利用聚类技术开发了不定人的英语识别系统。 下一页 上一页 停止放映 第 34|83页 第四阶段 20世纪 80年代 这个时期计算机硬件的发展体现在个人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 该阶段软件发展的特征是:个人计算机应用软件异军突起 , 形成信息产业中新的增长点。 伴随微处理器和嵌入式系统的发展 , 计算机应用开始深入我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 旺盛的市场需求和政府企业甚至广大百姓的资金投入 , 孕育了大量软件企业。 市场竞争和市场经济规则促进了软件产品功能更强 , 质量更高 , 性能价格比更好。 大型机 ( 包括中 、 小型机 ) 软件向个人计算机上移植 , 从而为软件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巨大的用户市场。 下一页 上一页 停止放映 第 35|83页 软件主要特征  处理对象:大型系统的程序设计 ;  用途:关系数据库应用;各领域计算机应用;  目的:大众化普及应用计算机;  开发方法:构造系统方法;用标记工具描述系统;文档是 管理系统结构的主要手段;  开发工具:高级语言;基于 PC的开发工具;早期 CASE工具;  认识:软件生命周期;强调开发组协作的重要性;  发展概况:软件工程研究机构; CASE环境;图形界面系统;  技术突破: C/S计算模式 ; GUI图形用户界面;  理论成就: RDB的理论; 软件工作量度量 COCOMO;软件过程改进模型 CMM;  目标:开发更大规模和复杂性软件系统,满足应用的需求。 下一页 上一页 停止放映 第 36|83页 阶段软件大事件  1980年 8月,经过长期的努力,由美国国防部确定把 ADA语言用于过程控制与嵌入式应用。  1981年, B. W. Boehm出版了 《 软件工程经济学 》 ,提出构造费用模型( COCOMO)作为软件的价格估计模型。 引起了软件度量的发展。 同年,R. Abbott总结了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学。 在这一年,美国 Ashton Tate公司推出关系数据库 dBASEⅡ ,并迅速赢得世界范围内的巨大市场。  1981年, IBM公司推出个人计算机 IBM PC,选 Microsoft公司的 MSDOS作为其个人计算机的操作系统,并将其命名为 PCDOS。 从而为 Bill Gates的Microsoft公司的发展开辟一条通往成功的道路。  1981年,中国颁布了 《 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 基本集 》 ,国家标准代号GB231280。  1982年, John Warnock开发了 Postscript的页面描述语言,该语言后来形成著名的 Adobe系统。 同年, Autodesk 公司推出了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AutoCAD第一版。  1983年,王永民发明了 “ 五笔字型 ” 汉字输人法。 ATamp。 T公司公布了 UNIX System V,伯克利分校公布了。 同年, Apple公司推出鼠标操作的图标及下拉式菜单的工作方式,开创了图形操作界面的先河。  1983。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