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基因组学内容摘要:

标记。 如:同工酶、贮藏蛋白  优点:数量较多,受环境影响小  缺点:受发育时间的影响、有组织特异性、只反映基因编码区的信息 DNA分子标记 简称分子标记 以 DNA序列的多态性作为遗传标记 优点:  不受时间和环境的限制  遍布整个基因组,数量无限  不影响性状表达  自然存在的变异丰富,多态性好  共显性,能鉴别纯合体和杂合体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RFLP)  DNA序列能或不能被某一酶酶切 , 相当于一对等位基因的差异。  如有两个 DNA分子 ( 一对染色体 ) , 一个具有某一种酶的酶切位点 , 而另一个没有这个位点 ,酶切后形成的 DNA片段长度就有差异 , 即多态性。  可将 RFLP作为标记 , 定位在基因组中某一位置上。 人类基因组中有 105个 RFLP位点 , 每一位点只有两个等位基因。 RFLP分析 RFLP标记位共显性标记 微卫星 ( microsatellite) 标记 微卫星又称为 简 单 重 复 序 列 ( simple sequence repeat, SSR)。 这种重复序列的重复单位很短 , 常常只有 2个 、3个或 4个核苷酸 如一条染色体 TCTGAGAGAGACGC 另一染色体 TCTGAGAGAGAGAGAGAGACGC, 就构成了多态性。 遗传图谱的构建方法  理论基础 : 连锁与交换  基本方法 : 两点测验法和三点测验法 植物遗传图谱的构建  选择研究材料(亲本)  构建分离群体  遗传标记检测  标记间的连锁分析 选择亲本  要求亲缘关系远 , 遗传差异大  但又不能相差太大以导致引起子代不育。  对备选材料进行多态 (差异 )性检测 , 综合测定结果 , 选择有一定量多态性的一对或几对材料作为遗传作图亲本。 构建作图群体 遗传标记的染色体定位  利用遗传学方法或其它方法将少数标记锚定在染色体上,作为确定连锁群的参照系。  常用的方法: 单体分析 三体分析 代换系分析 附加系分析 标记间的连锁分析 利用在两个亲本间有多态性的标记分析分离群体中所有个体的基因型 根据连锁交换的情况,确定标记之间的连锁关系和遗传距离 有计算机软件可以应用 水稻遗传图  1994年,水稻第一张高密度遗传图谱 927个位点, 1383个标记  1998年, 1157个位点, 2275个标记  2020年, 3267个标记  高密度的遗传图谱为基因组测序和遗传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人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