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文献阅读与科研论文撰写内容摘要:

研究院 32 微电子学 重庆 四川固体电路研究所 33 通信技术 成都 信息产业部电子第三十研究所 34 光通信技术 桂林(广西) 信息产业部电子第三十四研究所 35 液晶与显示 长春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中国光 学电子行业协会液晶专业分会 36 微波学报 南京 中国电子学会 37 广播与电视技术 北京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科技信息研究所 38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北京 中国真空学会 39 数据采集与处理 南京 中国电子学会等 40 红外技术 昆明 昆明物理研究所 选择课题是撰写学术论文的第一步,直接关系到学术论文的质量水平。 好的选题,是论文写作成功的关键因素。 因此,论文的选题切忌草率,而应注意下面几个问题 ∶ (1)有一定的研究基础。 (我们这里只能选择实验室在研项目) (2)要尽量选择科学上的 “ 前沿 ” 课题。 (3)要尽量选择对传统观念提出质疑的课题。 (4)要尽量选择研究中空白方面的课题。 (5)要尽量选择有争论方面的课题。 (6)选题时要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水平。 (7)选题要注意题目大小适中,不应贪大求全。 (8)选题时要了解 “ 行情 ”。 不但要了解前人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和观点,更要关心当代人的研究成果。 同时还要了解国外的 “ 行情 ” ,注意国外的研究成果。 学术论文的选题 什么人,什么时候、作了什么工作、有什么影响。 “ 巧夫难为无米之炊 ” ,没有资料,就无法进行研究。 许多有成就的学者都是很注意资料工作的。 著名的历史学家吴晗说过 ∶ “ 资料工作和研究工作实际上是一回事,从来没有做研究工作有成绩的人,不搞资料工作的 ”。 梁启超也说过 ∶ “ 大抵凡一个大学者平日用功,总是有无数小册子或单纸片;读书看见一段资料,觉其有用者,即刻抄下。 (短的抄全文,长的摘要,记书名、卷数、页数 )资料渐渐积得丰富,用眼光来整理分析,它便成一篇名著。 ” 资料的搜集 (1)搜集资料的原则 ∶ A、搜集资料要有目的性,要紧紧地围绕自己的选题。 B、搜集资料要多而又有全面性,历史的、现实的、正面的、反面的、点上的、面上的、远的、近的,都要搜集。 C、搜集资料要持之以恒,逐渐积累。 (2)搜集资料的途径 ∶ 搜集资料的途径主要广泛阅读与选题有关的文字资料,如书籍,文章等。 (3)阅读资料的方法 A、先粗读,后精读。 B、注意理解文意。 C、把握作者的思路,分析、研究作者的论断,掌握作者研究问题、论证问题的方式方法。 D、先读提要、序言或后记,后读全文。 现在各类图书报刊资料的数量越来越丰富,要每一本都细加阅读是不可能的,因此善于选择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在阅读资料时,应首先注意看资料的目录和内容提要,然后选择自己所需要的内容仔细阅读和研究。 E、先读新资料,后读旧资料。 (4)写读书笔记的方法 A、摘录式笔记 —— 照抄原文或内容摘要。 B、提纲式笔记 —— 将资料的论点或基本内容提纲挈领地叙述出来。 C、心得式笔记 —— 将对某一问题的心得体会写成短小的文章、札记、随笔等。 D、索引笔记 —— 写下有关的书名或论文题目,按照内容本身的性质搞出一个索引来,以备查用。 归纳就是从个别事实中概括出一般性结论、原理。 归纳的结论必须建立在大量的个别事实的基础上,事实的不可靠和不充足,都不可能通过归纳得出一般的科学结论和原理。 演绎则是从一般性原理、概念引出个别结论。 演绎是逻辑证明的重要工具,人们可以根据确实可靠的命题作为前提,经过演绎推理证明或反驳某个命题。 其主要形式是三段式,就是从大前提和小前提中推出结论来。 其结论的正确与否,取决于前提是否正确,推理的形式是否合乎逻辑规则。 论文中还有一种常用的逻辑推理方式是类比推理,也称为类比法,即从已知的事例中推论到同类的事例上去。 归纳与演绎 分析 就是将客观对象的整体分为各个部分、方面、特征和因素而加以认识。 分析是达到对事物本质认识的一个必经的过程和必要的手段。 分析 必须做到对事物作全面的分析;对事物作历史的分析;对事物作具体的分析。 综合 是与分析相反的思维方法,是在分析的基础上,把客观对象的各部分、方面、特性和因素的认识联结起来,形成对客观对象的统一的认识,从而达到把握事物的有机联系及其规律性。 分析与综合是辩证统一的,它们既互相对立,又是互相统一的思维方法,只有两者结合起来,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科学的逻辑方法。 分析与综合 概念是反映对象的特征或本质 (以及本质属性 )的思维形式。 语词是概念的语言形式,概念是语词的思想内容。 概念的内涵是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特征或本质。 概念的外延是概念反映的那一事物或那一类事物的总和,也就是概念所确指的对象范围。 正确把握概念 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首先我们要注意对概念有一个明确的限定,而且要保持其一致性。 明确地限定概念,就是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也就是给概念定义。 而在我们的论文写作中,一个最常见的错误就是概念的模糊含混。 在逻辑思维的过程中,为了保证结论的正确性,必须遵循形式逻辑的基本法则。 这些法则主要有下面几条: ( 1)同一律 —— 在同一思维论断过程中,同一概念或同一个思想对象必须保持同一性,即保持确定性。 不能混淆概念或偷换概念,离题或偷换论题。 ( 2)不矛盾律 —— 在同一思维论断过程中,两个互相反对的或互相矛盾的判断不能同时都是真,其中至少有一个是假的。 如果出现两者都是真的就会出现自相矛盾或逻辑矛盾。 形式逻辑的基本原则 ( 3)排中律 —— 在同一思维论断过程中,两个互相矛盾的判断,必有一个是真的,因此,必须肯定其中的一个,否则,就会陷入模棱两不可的逻辑错误。 排中律与不矛盾律的区别主要是 ∶ 违反了不矛盾律要求的逻辑错误是 “ 自相矛盾 ” ,而违反了排中律的要求的错误是 “ 模棱两不可 ”。 ( 4)理由充足律 —— 要求在思维论断时,对任何一个真实的判断都必须进行必要的论证,提出充分的根据来支持它。 • 学术论文的论点是作者对研究课题的新的见解,是一篇论文的核心。 写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