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电生理检查的临床应用内容摘要:

已经发现的有 N270, P300, N400,CNV, MMN 等 事件相关电位的基本检测方法 • 新异( Oddball)刺激技术 ,要点是靶刺激频率要低。 按照测试对象的反应状态又分为“主动反应”和“被动反应” …… …… 靶刺激 非靶刺激 脑电图技术 • 临床价值: – 癫痫、脑炎、意识障碍、睡眠障碍、脑死亡 • 方法: – 常规脑电图、视频脑电图、动态脑电图 脑电标准导联 单极导联 双极导联 正常脑电波形 • α 波: ~ 13 Hz,调幅调频好,对称; • β 波: ~ 25 Hz, 20%, 20 uv; • θ 波: ~ 8 Hz, 5%, 30 uv; • δ 波: ~ 4 Hz,偶见, 50 uv; • K复合波 • 睡眠纺锤波 • 顶部尖波 癫痫脑电波形 脑电图诊断 • 正常脑电图: – 符合正常脑波标准; • 界限性脑电图: – α 波调频差, α 波幅左右差大于 30~ 50%或波幅大于100 uv,高幅 β 波; • 轻度异常脑电图: – α 波调频调幅差和离散化, θ 、 δ 波 10%; • 中度异常脑电图: – θ、 δ 波 20%, α 波显著减少; • 重度异常脑电图: – 高幅 θ、 δ 波 50%, α 波消失,爆发 抑制,低平,病理性脑波节律性呈现 ; • 局限性异常和弥漫性异常: 神经电生理检查技术的新进展 • rTMS • 皮层的兴奋、抑制和传导功能 – 直接方法: TMSEEG – 间接方法: IHI、 iSP、 iMEP; • 高精度定位磁刺激 皮层刺激技术在 临床治疗领域的应用 • 1993年, rTMS的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