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流动和户籍制度内容摘要:
海、天津三市的 ,要严格控制。 从镇迁往市 ,从小市迁往大市应适当控制。 ” 此后又出台了 农转非控制指标的措施 ,即规定各市镇每年批准迁入市镇和转为非农业户口的人数 , 不得超过该市镇非农业人口数的 1. 5 j。 从这一系列的规定来看 ,改革初期的户籍制度并不像人们所想象的那样 ,朝着放松控制、允许自由迁徙的方向发展。 相反 ,户籍控制在一定意义上说是更为严格 了。 农转非指标的出现进一步强化了户口的价值意识 , 使城里人和乡下人之间 , 出现了认同的边界。 此外 ,城市之间户口迁移的限制 ,使城镇规模与户口价值相连起来 , 强化了城市户口等级意识。 如 20 世纪 80 年代 ,上海市流行着这样一种顺口溜 :宁要上海一张床 , 不要外地一栋房。 这无疑是城市户口等级制的集中反映。 总之,到改革开放前期,严格的户籍制度再度在中国确立,城乡户口管理工作由最初的多头管理走向归由公安部门管理, 人口被认为的划分为不可逾越的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人口自由迁徙政策也逐渐被控制城市人口规模,限制农民进城的政策所代替, 与计划经济相适应、以 城乡二元分割为主要特征的人口管理架构 建立。 1978 年以后 ,中国的 改革开放 选择了 渐进主义 的策略 ,渐进主义策略的目标不是彻底改造既定的社会结构和秩序 ,而是先要在思想上进行拨乱反正 ,改变观念 ,把精力集中转移到经济建设上去。 搞好经济建设需要一个比较稳定的社会秩序 , 所以 政府不敢对户籍制度进行大的改革 , 决策阶层似乎认为 ,户籍控制是社会稳定的必要保证。 改革只能是微调 ,或在控制中开小口子 ,解决某些遗留问题。 了解改革以来的户籍制度的变迁情况 ,这几种事项是我们重点考察的对象 : 知青回城的户口安排、农转非指标、自理口粮户口或当地有效城镇户口、 居民身份证、 就业和粮油关系政策的转换 ,以及卖户口现象等等。 1978 年以来,这一时期可以细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 80年代初中期: 计划体制仍然居于主导地位,但市场机制也开始在不同的领域发挥作用; 城乡壁垒打破和劳动用工制度改革中,一方面农村剩余劳动力得到释放性的发展,尤其是 1978年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是长期掩盖的剩余劳动力显性化;另一方面, 劳动制度的改革形成在国家宏观调控和政策指导下劳动力合理流动的新格局。 1985年公安部颁发了关于城镇站住人口管理的暂行规定和相关制度的措施。 第二阶段是进入 80年代后期及 90年代,在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下, 流动人口大量增加,大规模跨地区到发达的城市和沿海地区打工,全国出现了流动人口潮,沿海地区,特别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城市,流入人口急剧增加。 1997年公安部颁布了 《 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试点方案 》 ,允许已经在小城镇就业、居住并符合一定条件的农村人口在小城镇办理城镇常住户口, 以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就迁、有序的向小城镇转移,促进小城镇和农村的全面 发展。 第三阶段是进入新世纪以来, 流动人口持续大幅度增加。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开始试行的 居民身份证制 是户口管理制度一项重大改革举措。 居民身份证的特点不仅体现在能证明公民身份 , 保障公民权益 , 方便群众 ,更重要的是 ,它具有突破个人身份依附于户或家庭世袭性的传统 ,使个人的独立人格和公民权利得以尊重。 居民身份证所展示的是。社会流动和户籍制度
相关推荐
已经发现的有 N270, P300, N400,CNV, MMN 等 事件相关电位的基本检测方法 • 新异( Oddball)刺激技术 ,要点是靶刺激频率要低。 按照测试对象的反应状态又分为“主动反应”和“被动反应” …… …… 靶刺激 非靶刺激 脑电图技术 • 临床价值: – 癫痫、脑炎、意识障碍、睡眠障碍、脑死亡 • 方法: – 常规脑电图、视频脑电图、动态脑电图 脑电标准导联 单极导联
害。 如母亲吸烟,其婴儿和幼儿支气管炎高于不吸烟母亲的婴儿和幼儿28 %。 酒的主要成分是酒精 (乙醇 )和水 ,还有少量的甲醇、甲全等有毒物质。 还有少量的碳水化合物和无机盐 ,蛋白质含量甚微 ,脂肪和维生素含量几乎为零。 你 知 道 酒 中 有 那 些 成 分 吗。 酗 酒 对 人 体 的 危 害 慢性酗酒可使大脑萎缩,周围神经发炎,表现为思维,反应能力,记忆力都下降,四肢远端麻木,肌肉无力
建国初期的经济情况 五十年代中、印、美钢和电产量比较图 中国 1952年产量 印度 1950年产量 美国 1950年产量 钢产量 人均 4公斤 发电量 人均 2949千瓦时 我国工业水平落后 ,不仅远远落后 低于发达国家而且也落后于一般发展中国家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 新中国面临怎样的经济情况。 怎样改变这种状况。 落后的农业国 工业水平低 发展经济 工业 农业 重工业 轻工业 土地改革 任务
瓦时 煤 107焦耳 /千克 /千克 管道煤气 107焦耳 /立方米 /立方米 ( 1)请写出丙烷或丁烷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2)据调查统计,电器设备把电能转化成热能的利用率约 70%,煤饼炉的热能的利用率约 20%,管道煤气的热能的利用率约 40%,仅从取热角度考虑,通过计算说明,选用哪种能源(燃料)最经济。 ( 3)任选两种能源(燃料),从经济和环境保护方面分析比较它们的优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