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学术规范讲座内容摘要:

中国之声《 全球华语广播网 》 报道 , 中南大学新近宣布 ,从 2020年开始 , 中南大学所有申请学位 (毕业 )论文答辩的研究生均需通过 “ 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 ” , 否则不予答辩。 这套引起震慑的反剽窃软件 , 正式名称是 “ 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 ” , 学生们习惯称其为 “ 测谎仪 ”。 “学术腐败 ” 一词通常并不包括学生的一般舞弊行为 , 也无常见的外语对应词汇。 有的大陆学者认为 “ 学术腐败 ” 一词不妥 , 应由 “ 学术不端 ” 或 “ 学术不良行为 ” 代替。 例如 ,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科技工作者道德与权益工作委员会就曾经呼吁 , 改 “ 学术腐败 ” 为“ 学术不端 ” 或 “ 学术不良 ” 行为。 但也有学者认为由于这个词所指的不良行为远比 “ 学术不端 ” 一般所指的行为范围更广且更严重 , 不应简单的以 “ 学术不端 ” 来淡化。 学术不端、学术腐败,就在你身边: *形形色色的代写论文网站 *本院教师的学术不端行为 * (在职)法律硕士生的作业 *即使不是抄袭,也存在大量学术不规范现象 *一文多发、一文多改版本(沈敏荣) 学术规范教育的根本目标 避免发生学术不端行为 , 各培养单位要在课堂与实验出勤 、 考试与试卷评阅 、论文开题及撰写过程 、 学位论文评审等环节上 , 采取有效的管理与监控措施 ,以发挥积极的预防作用 , 减少以至避免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 根据 《 山东大学研究生指导教师工作规范 》( 山大研字 〔 2020〕 1号 ) 和 《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研究生指导教师职责 ( 试行 ) 》( 山大威校研字 [2020]1号 ) , 对导师职责严格要求 , 明确 导师在论文指导 、 评审和答辩环节的责任 , 要求导师给予研究生全面和系统的学术规范指导和专业训练 ,以保证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规范审查与研究生学位授予的质量。 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教育 , 不仅仅是让学生在未来科研活动中 , 行为要规范 ,不要 “ 干坏事 ” , 而且重要的是 , 让学生积极践行学术道德与规范 , 去 “ 办好事 ”。 高质量的学术产品 是跟 高规格的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 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因此,各位研究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学术规范要天天讲、月月讲、年年讲; 不但要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