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行业的发展与职业教育内容摘要:

项目式课程改革的教学模式 • 教学模式 课程 项目 1 项目 2 项目 n … 任务 1 任务 2 任务 n … 教师指导下的自主学习,教师授课 教师指导下的仿真设计与测试 教师团队指导下的实训学习 + + 完成阶段任务 采用教学团队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授课 +仿真教学 +实训”的一体化教学模式 • 例:数字电子钟的设计与制作 项目:数字电子钟的设计与制作 教师团队指导下的自主学习,教师授课 教师团队指导下的仿真设计与测试 教师团队指导下的实训学习 教师团队布置任务,提出要求,指导学生进行相关知识查阅、讨论、咨询,学生制定计划,提出任务方案并进行决策,教师讲授相关知识 学生利用 EDA软件进行方案的仿真设计与测试,完成方案的理论设计并进行方案优化,打印电路原理图和自动布线图 学生在电子技术实训室完成电子钟制作的准备工作,在电子室创新实训室完成电路板制作、元件焊接、整机测试 物联网的发展与应用 主讲人:陈明义 中南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系 20 10 • 物联网的概念 • 物联网的原理 • 物联网的应用领域 • 物联网的发展 主 要 内 容 一、物联网的概念 • 物联网就是把所有物品通过 射频识别 ( RFID)、 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 等信息传感设备与 互联网 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实现智能化 识别、定位、跟踪、监控 和管理。 • 物 联网( The Inter of things)的概念是在 1999年提出的 • 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 • 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之上延伸和扩展的一种网络; • 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 国际电信联盟 2020年的一份报告曾描绘“物联网”时代的图景: • 当司机出现操作失误时汽车会自动报警; • 公文包会提醒主人忘带了什么东西; • 衣服会“告诉”洗衣机对颜色和水温的要求。 物联网把新一代 IT技术充分运用在各行各业之中,具体地说,就是把 感应器 嵌入和装备到 电网、铁路、桥梁、隧道、公路、建筑、大坝、供水系统、油气管道 等各种物体中,然后将“物联网”与现有的互联网整合起来,实现人类社会与物理系统的整合,在这个整合的网络当中,存在 能力超级强大的中心计算机群 ,能够对整合网络内的人员、机器、设备和基础设施实施实时的管理和控制,在此基础上,人类可以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生产和生活,达到“智慧”状态,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生产力水平,改善人与自然间的关系。 二、 物联网的原理 • 感知层 • 网络层 • 应用层 物联网可分为三层 感知层是物联网的皮肤和五官,识别物体,采集信息。 感知层包括 二维码标签 和 识读器、 RFID标签和读写器、摄像头、 GPS、传感器、终端、传感器网络等,主要是识别物体,采集信息,与人体结构中皮肤和五官的作用相似。 感知层 网络层是物联网的神经中枢和大脑信息传递和处理。 网络层包括通信与互联网的 融合网络、网络管理中心、信息中心和智能处理中心 等。 网络层将感知层获取的信息进行传递和处理,类似于人体结构中的神经中枢和大脑。 网络层 应用层是物联网的“社会分工”与行业需求结合,实现广泛智能化。 应用层是物联网与 行业专业技术 的深度融合,与 行业需求结合 ,实现 行业智能化 ,这类似于人的社会分工,最终构成人类社会。 应用层 物联网的步骤 • 对物体属性进行标识,属性包括 静态 和 动态 的属性,静态属性可以直接存储在标签中,动态属性需要先由传感器实时探测; • 需要识别设备完成对物体属性的读取,并将信息转换为适合网络传输的数据格式; • 将物体的信息通过网络传输到信息处理中心(处理中心可能是分布式的,如家里的电脑或者手机,也可能是集中式的,如中国移动的 IDC),由处理中心完成物体通信的相关计算。 (1)智能家居 智能家居产品融合自动化控制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和网络通讯技术于一体,将各种家庭设备 (如 音视频设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