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与学校安全宁波市教育局鲁焕清20xx3内容摘要:

对其造成财产损失或者其他损失、损害的,应当依法赔偿或 者承担其他民事责任。 ” ○ 《 义务教育法 》 第 16条: “ ……… 禁止体罚学生。 …… 对违 反第 1款、第 2款规定的,根据不同情况,分别给予行政处 分、行政处罚;造成损失的,责令赔偿损失; ……” 体罚侵犯了学生的健康权、身体权和名誉权 健康权:是指自然人依法享有的以保持其身体机能安全 为内容的权利。 健康包括肉体组织和生理及心 理机能三方面。 身体权:是指以自然人保持其身体组织器官的完整性为 内容的权利。 名誉权:属于人格权的范畴,是指公民或者法人对自己 在社会生活中所获得的社会评价依法享有的不 可侵犯的权利。 一旦侵权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 “ 有损害就有赔偿 ”。 ○ 《 民法通则 》 规定,公民、法人侵犯他人人身、财产 权利,具有过错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 《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 规定,侵害未成 年人合法权益,对其造成财产损失或者其他损害、损 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或者其他民事责任。 启示一 :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教师的基本行为准则 △ 《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 ( 2020年修订) “ 关爱学生。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 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 友。 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 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例举: ( 1)责令学生罚抄课文 5遍; ( 2)责令学生站着听课;( 3)责罚学生喝尿; ( 4)责骂 “ 垃圾班 ” ,责骂孩子 “ 连坐台的资格都没有 ” ; ( 5)将脏水泼到孩子身上;( 6)让学生互打; ( 7)让违纪学生在冬天抱电线杆半小时 …… 美国士兵守则: If you are short of everything except enemy. You are in bat(如果你除了敌人不缺,其它什么都缺,那你往往就要面临作战了) 同理,一个班主任绝对不能以自己的班级为敌,哪怕这是一个极差的烂班。 启示二 :教室和学校应该是允许学生犯错误的地方 △ 一项关于爱的调查: 认为自己爱学生的教师: 90%以上; 认为教师爱自己的学生: 10%。 △ 成都对中小学生的调查你最信任的是 ? 小学生 :自己 15%,父母 30%,同学 13%,老师 42%,不确定 0% 初中生 :自己 23%,父母 36%,同学 21%,老师 17%,不确定 13% 高中生 :自己 30%,父母 15%,同学 18%,老师 11%,不确定 20% △ 教师与学生要对话,而不要对抗; 要对接,而不要对立。 启示三 :学生犯错误时应给予必要的、善意的惩戒 △ 不允许体罚并不意味着不允许惩戒 体罚:指老师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给予身体上感到痛苦或 极度疲劳的惩罚。 其出发点在“恨”,落脚点在 “罚”。 惩戒:指在教学活动中为教育学生使其认识到错误的一种 惩罚性手段。 其出发点在“爱”,落脚占在“戒”。 △惩戒是必须的,没有惩戒的教育不是完全的教育。 惩戒的目的是让孩子明白自己的错误,并且对自己所犯的错误承担后果。 某生性格内向,不喜欢同他人交往。 一次上课时,因没有集中注意力,被严老师提问,回答不出,被当众批评。 从此对学习失去兴趣,对集体活动也不愿参加,经常与同学闹矛盾。 特别是当严老师上课时,更是与老师对立。 师生关系日趋紧张,成绩也每况愈下。 有一次考试成绩不理想,严老师请他把家长叫来,他放学后没有回家,离校出走。 (二)某生心理孤僻案 问题:学生心理问题何其多。 [相关链接 ] %儿童存在行为问题 父母行为影响孩子身心 《 新闻晨报 》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近日公布的一份调查显示, 1993年儿童行为问题患病率为 %,今年已增加到 %。 目前,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障碍困扰的儿童行为问题的检出率为 6%12%,患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 据专家分析,儿童行为问题上升的主要原因有过度沉湎于恐怖片、武打片、电脑游戏甚至色情片,造成儿童性格缺陷;家长过高的期望值使儿童身心负担过重,产生厌倦心理;父母下岗、离异等经济情感问题给儿童带来自卑和不安全感,导致儿童缺少关爱、情感冷漠、性格孤僻,甚至悲观厌世,危及儿童健康发展。 宁波 :45%的学生心理亚健康 女孩比例高于男孩 宁波网东南商报 20200104 浙江在线 01月 04日讯 刚刚召开的市心理卫生协会年会公布了一个调查数据:协会对宁波市区 1175名青少年进行调查,结果表明,青少年学生心理问题的检出率约为 45%。 昨天,市儿童心理卫生专家胡珍玉对此表示担忧,她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待加强。 恐怖的孩子 《 东南商报 》 2020年 11月 9日 一位家长来电咨询:我做生意很忙,没有多少时间陪伴孩子。 孩子刚上五年级,外表给人感觉十分文弱,但近来我发现,孩子时常在家虐待饲养的小白兔,比如拿针刺、用小剪子剪脚等。 我非常担心,生怕孩子会变成 “ 恐怖 ” 怪人。 《 宁波市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对策研究 》 (市政协教文卫体委、民进宁波市委课题组) ○近几年到康宁医院心理咨询门诊的未成年人数: 2020年, 1200人次; 2020年, 1400人次; 2020年, 2020人次。 ○对海曙、江北、鄞州、奉化及市属 7所中小学 1175位学生的问卷调查显示, 45%的学生存在心理困扰, %的学生存在临床意义上的抑郁情绪,主要表现为: 一是人际关系紧张,造成心理困扰的比重:同学关系紧张 %,亲子关系紧张 %,师生关系紧张 %。 二是情感敏感而脆弱, %的学生感受过因身心发育带来的困惑;存在抑郁情绪的占 %,重度抑郁的占 %。 三是升学压力大,有厌学情绪, %的学生认为学习压力是造成心理困扰的主要原因 ,%的学生存在网络成瘾倾向, %的学生存在临床意义上的焦虑。 四是个性发展不健全。 7%的学生存在情绪问题, 11%的学生有多动倾向, %的学生存在社会化障碍。 民盟市委对我市 10所中学 4385份的问卷调查显示 课业负担 重点中学 普通中学 城镇中学 乡村中学 市区中学 市外中学 很重 % % % % % % 较重 % % % % % % 一般 % % % % % % 较轻松 % % % % % 7% 很轻松 % % % % 2% % ○ 各类学校的学生普遍认为课业负担较重,且重点中学的人数高于普通中学,城镇中学高于乡村中学,市内中学主同于市外中学; ○认为课业负担很重的:普通中学高于重点中学,乡村中学高于城镇中学,市外中学高于市内中学 ○认为课业负担较重和很重的加起来:均超过了 50%。 人民网记者调查: 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几多 如何治。 师德问题掩盖下的心理健康问题 北师大心理咨询中心聂振伟教授说:“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和师德问题是相辅相成的。 ”“对于教育整个社会都给予了足够重视。 但实际上人们真正关心的是学校的升学率以及一切围绕分数展开的事物。 对于升学率以外教师自身尤其是精神状况,比如说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我们社会的关注度不够。 ” 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几多。 近年来,中小学教师已经成为心理障碍的高发人群。 教师的工作压力大,心理压力更甚,表现在班级升学压力、威信压力、社会压力等方面。 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以辽宁省 14个城市的168所城乡中小学的 2292名教师为调查对象,调查显示: %的中小学教师存在心理问题。 其中 %属“轻度心理障碍”,%属“中度心理障碍”, %已构成“心理疾病”。 教师缘何 “ 心病 ” 不断。 造成教师心理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教师所承担的多重角色所带来的心理冲突是重要原因。 知识的传授者和学生活动的管理者;学生的朋友、心理治疗者;为人父,为人母,为人子。 多方位的角色转换容易造成教师的心理矛盾和冲突。 职称评定、教师聘任、按绩取酬等新制度让教师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据调查,有近五成教师认为 “ 工作太累 ”。 40岁左右和初中的教师压力大 解决之道 : ( 1)教师要学会宣泄与转移压力。 ( 2)要建立教师心理教育机制。 ( 3)要建立教师心理状况定期检查和心理素质测查制度。 教师的几种死法: 上告教委整死你;得罪校长治死你; 笨蛋学生气死你;野蛮家长打死你; 不涨工资穷死你;竞聘上岗玩死你; 职称评定熬死你;考试排名压死你; 教育改革累死你;计划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