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内容摘要:
(二)构成要件 犯罪主观方面 ( 3) 犯罪的目的和动机 犯罪目的 , 是指行为人希望通过实施犯罪行为达到某种结果的心理态度。 犯罪动机 , 是指刺激行为人实施犯罪行为以达到犯罪目的的推动力量。 动机的具体指向。 犯罪目的和动机 , 对正确定罪量刑具有重要意义。 (4)意外事件 我国刑法规定 , 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 , 但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 , 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 , 不是犯罪。 这就是我国刑法理论上所说的意外事件。 三、正当防卫 ( 一 ) 概念 指为了使国家 、 公共利益 、 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 、 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 , 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 因该行为而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 , 不负刑事责任。 ( 二 ) 构成条件 ( 1) 正当防卫的起因 不法侵害 ( 2) 正当防卫的对象 不法侵害人 ( 3) 正当防卫的时间 不法侵害正在进行 ( 4) 正当防卫的限度 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 ( 5) 正当防卫的主观条件 防卫意图 四、故意犯罪过程中的形态 ( 一 ) 犯罪预备 犯罪预备 , 是指行为人为了犯罪 , 准备工具 、 制造条件的行为。 ( 二 ) 犯罪未遂 犯罪未遂 , 是指已经着手实行犯罪 , 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得逞的行为。 ( 三 ) 犯罪中止 犯罪中止 , 是指行为人在犯罪过程中 , 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行为。 五、刑罚的概念和种类 ( 一 ) 概念 刑罚 , 是刑法规定的限制或剥夺犯罪人某种权益的最严厉的法律制裁方法。 ( 二 ) 种类 主刑 ( 1) 管制 管制是指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 , 但限制其一定自由 , 由公安机关予以执行的刑罚方法。 管制的期限 , 为 3个月以上 2年以下 , 数罪并罚最长不能超过 3年。 ( 2) 拘役 拘役是短期剥夺犯罪分子的人身自由 , 并就近实行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 拘役的期限为 1个月以上 6个月以下 , 数罪并罚最长不能超过1年。 主刑 ( 3) 有期徒刑 有期徒刑 , 是剥夺犯罪分子一定期限的人身自由 , 并强制实行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 有期徒刑的期限为 6个月以上 15年以下 , 数罪并罚最长不能超过 20年。 ( 4) 无期徒刑 无期徒刑 , 是剥夺犯罪分子的终身自由 , 强制实行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 无期徒刑是严厉程度仅次于死刑的刑罚方法。 主刑 ( 5) 死刑 死刑 , 是剥夺犯罪分子生命的刑罚方法。 死刑是最严厉的刑罚方法 , 所以死刑的适用条件有严格的要求: A、 死刑适用对象的限制 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 另外 , 犯罪的时候不满18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 , 不适用死刑。 B、 死刑适用程序的限制 死刑除依法由最高人民法院判决的以外 , 都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死刑缓期执行的 , 可以由高级人民法院判决或者核准。 C、 死刑执行制度的限制 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 , 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 , 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 附加刑 ( 1) 罚金 罚金 , 是指人民法院判处犯罪人向国家缴纳一定数额金钱的刑罚方法。 ( 2) 剥夺政治权利 剥夺政治权利 , 是剥夺犯罪分子参加国家管理与政治活动权利的刑罚方法。 ( 3) 没收财产 没收财产 , 是指将犯罪分子个人所有财产的一部分或者全部无偿地收归国家所有的刑罚方法。 ( 4) 驱逐出境 驱逐出境 , 是指强迫犯罪的外国人离开中国 ( 边 ) 境的刑罚方法。 第五章 民法 教学目标 民法的概念 、 民事主体 、 民事法律行为 、 诉讼时效 民事权利 婚姻法 教学重点 熟悉物权 、 债权 、 知识产权与人身权的内容 熟悉婚姻法与继承法的基本内容; 掌握民法的概念 、 民事主体 、 民事法律行为 、 诉讼时效; 教学内容 一、民法总论 二、民事权利 三、婚姻法 一、民法总论 ( 一 ) 概念 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 二 ) 民事主体 自然人 ( 1) 民事权利能力 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 , 是指法律赋予自然人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 ( 2) 民事行为能力 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 , 是指自然人能够以自己的行为行使民事权利 、 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 我国民法通则根据自然人的不同年龄和智力状况 , 将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分为三种: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和无民事行为能力 (二)民事主体 法人 ( 1) 概念 法人是指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 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社会组织。 ( 2) 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与自然人相比 , 法人民事行为能力的特点主要有: ① 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和民事权利能力同时发生 , 同时消灭。 ② 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在范围上一致。 ( 3) 法人应当具备的条件: 依法成立; 有必要的财产或者经费; 有自己的名称 、 组织机构和场所; 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三)民事法律行为 概念和有效要件 民事法律行为 , 是指民事主体旨在设立 、 变更 、 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合法行为。 有效要件 ( 1) 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 2) 意思表示真实 ( 3) 不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 (三)民事法律行为 无效的民事行为 ( 1)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行为 ( 2)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依法不能独立实施的非合同民事行为 ( 3) 法人或其他组织在欠缺相关资质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行为 ( 4) 一方以欺诈 、 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 , 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所为的非合同民事行为 ( 5) 一方以欺诈 、 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 , 并损害国家利益的 ( 6) 恶意串通 , 损害国家 、 集体 、 或者第三人利益的民事行为 ( 7) 违反法律 、 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行为 ( 8) 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民事行为 ( 9) 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行为 (三)民事法律行为 可撤销的民。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法律事务部20xx年3月4日
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 (八)集团领导交办的其它事务。 第二章 “ 职责划分 ” 中的重点 第九条明确了“合同价款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 (一)负责根据招投标文件或谈判内容 审查合同价款 ; (二)会同集团合同承办部门、合同主管部门、财务部门进行市场调查、价格调查,协助合同主管部门对合作方进行资信审查; (三)贯彻落实 《 合同法 》 等有关法律法规和集团合同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
河南分公司培训部20xx年12月
险期间内变更的,本公司不予豁免保费。 释义: 投保人意外豁免,真正符合客户保险保障需求, 保证被保险人应获取的利益。 该项保险责任是本产品最重要的保障要素,更能体现理财型保险产品的特色。 仅因发生意外豁免保费,保证顺利承保。 条款解析 养老年金转换条款: 满期保险金及终了红利可以部分或全部转换为养老年金。 如被保险人生存至 70周岁保单生效对应日,自该保单生效对应日起 60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