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川市语文国培第3期内容摘要:

注。 面对国培,我们应该更开放一些。 研修平台上所提供和传播的是教育名家、教育专家的教育思想与艺术。 我们应该开放胸怀,广泛吸纳,从他们的视频讲座中,领略教育的真谛、感受教育的美好、体味教育的甘苦。 从他们的语言文字里,学习走向成功的路径,欣赏他们各种纯熟的教学艺术,继承他们潜心育人的优良传统。 以求学的思路 和开放的胸怀面对国培,我们才能让自己的教育人生赢得学生的喜爱、家长的好评、社会的认可。 面对国培,我们应该更主动一些。 主动学习,认真聆听讲座。 主动思考,书写研修日志。 主动参与,进行学科讨论。 一篇篇饱含深情真诚朴实研修日志的发布我们都应该主动给以支持和评价,一个个富有价值话题的参与,我们都应该给予积极正面的认可和支持,一个时时充满温馨、处处盈满感动的家园必将得到所有成员的潜心经营和用心呵护。 毕竟,国培只是提供给我们一个学习各种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的平台,只是我们和各地优秀教师交流思想和感悟的一座桥梁,只是我们提升自我能力和素养的一次契机。 光被动享受,不主动付出,思想难以碰撞出耀眼的火花。 光冷眼旁观,不积极参与,先进理念很难激荡成收获的殿堂。 光复制粘贴,不主动书写,个人能力不可能得到有效提升和他人认可 ! 面对国培,我们有理由更期待些。 期待各种课程、讨论的确定和发布在范围上更宽泛一些,在时间上更及时一些,在形式上更灵活一些。 关于课堂,很多老师都有话说。 关于教育,很多老师都有自己的理解和思考。 关于专业成长,很多老师都在期待质的飞跃。 关于教师生活,很多老师都在经历和演绎着自己的五彩缤纷。 所以,面对国培,让我们更积极一些,更主动一些。 消极的应付和被动的等待只会沦落为旁观者,积极的参与和主动的求索才能让自己成为主宰者。 面对国培,因为专注开放,我们一路向前,欣赏那些前进道路上的风景,收获那些来自研修的点滴感悟。 面对国培,因为主动积极,我们一路欢歌,矢志不渝,争取过一名幸福的,最美的农村教师。 我们离特级教师有多远 发布者:李相宇 发布时间: 20201220 12:00:37 12月 6日我有幸听了武汉两位特级教师的讲课,感受颇多,曾经在课后与多位听课教师交流,不少教师指出特级教师的讲课有诸多不足,观点大多集中在特级教师的课堂知识上的不足,大家纷纷感叹特级老师也不过如此,不少教师认为我们离特级教师其实并不远。 我们离特级教师究竟有多远。 怎么样的课才能称得上是一堂好课呢。 多年的从教经验告诉我,课堂教学中知识的传授固然重要,但是 40分钟的课堂时间毕竟有限,知识容量再大,也不可能面面俱到,应该把重点放在教学生怎么样学上来。 记得刚参加工作不久,对某个学生进行考前辅导,辅导的内容我至今还记得,是 《 桃花源记 》 中的古今异义词:“交通、无论、妻子、绝境等”。 当时,另一个学生叫这个学生出去玩,被辅导的学生虽然临时过关了,但巧的是一天后的考试刚好考到了这个内容,更让人吃惊的是被辅导的学生竟然一个也没答对。 这件事让我感触颇深,教学的关键究竟是什么呢。 抓到的题目学生怎么就答不上呢。 而且是一对一的辅导。 教学生学习什么固然重要,教学生怎样学更重要。 这个学生当时学习时心不在焉,又怎么能让他掌握知识呢。 反观两位特级教师的课,我觉得他们最大的特点就是都很注重教学生怎样学。 首先,课前与学生亲切地交流,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乐于接受老师的知识。 初中生正处于性格的形成期,有种叛逆性,对很多事情不愿意接受,特级教教的课前交流这一看似不经意的举动,确实是把握了学生的心理特点,让学生在新奇中产生一种亲切感,这样一来,学生更容易接受老师,亲近老师,更乐于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 其次,特级教师很少主动向学生提问,而是让学生自己提问,老师只作一些相关的提示。 在简单导入课堂后,叶老师就问:“你们看了文章之后,想到什么。 ”在解决一个问题之后,老师顺势引导学生进入下一个问题,而更高明的是,学生自由提问与教师预设的问题能基本吻合,教师深厚的教学功底和对学生知识能力的了解与引导能力真是让人惊叹。 而让学生自己提问,引导学生思考,达到了让学生主动学习、乐于思考的目的,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学生自己提问,怎么会不自己思考,主动学习呢。 另外,特级教师高超的教学能力,也表现在课堂的点滴细节之中。 例如,在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时,学生自发地开始齐读,叶老师并没有立刻打断他们,而是学生读完一段后说“老师也很喜欢朗读,现在我被大家的热情感染,我也想朗读一段。 ”在争得学生同意后,教师范读一段,叶老师又让学生自由读完其余的课文,引导学生完全不露痕迹。 叶老师还这样表扬边朗读边做记号的同学 :我“注意到有的同学边读书边勾画”,用这样的方式来表扬做得好的同学,同时告诉学生学习的方法。 在学生回答问题之后,叶老师这样说:“哎呀,你和我想得一样耶。 ”这种鼓励学生的方式,真是高明,让学生多有成就感。 还有诸如情景预设法、朗读法、合作探究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式在课堂的综合运用,老师的以身示范,都让课堂变得生动起来,对学生来说,学习变得不再是一件单调枯燥的事,这些无不体现特级教师深厚的教学艺术。 一节课 40分钟的时间是有限的,课堂容量的大小也是有限的,加上学生的接受能力也有高下,有针对性地调节课堂容量是可行的,以教师在一节课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