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会计实务辅导讲义2(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两笔应收账款为坏账,其中 A企业 , B企业 ; 20xx年冲销上年度 B企业应收账款 ,该企业每年年末按应收账款余额 5‰提取坏账准备。 要求:计算每年应提的坏账准备,并作有关会计分录。 年度 98 99 20xx 20xx 余额 140 200 180 120 解: ( 1) 98年提取坏账准备金额 = 140 5 ‰ = 017(万元) 借:管理费用 贷:坏账准备 ( 2) 99年提取坏账准备金额 = 200 5 ‰ = 1(万元) 本年应补提= 1- = (万元) 借:管理费用 贷:坏账准备 ( 3) 20xx年确认坏账损失 借:坏账准备 贷:应收账款- A - B ( 4) 20xx年末坏账准备的余额 = 180 5 ‰ = (万元) 应补提 + = (万元) 借:管理费用 贷:坏账准备 ( 5) 20xx年上半年收回已冲销的 B企业坏账 ①借:应收账款- B企业 贷:坏账准备 ②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 ( 6) 20xx年末坏账准备余额 = 120 5 ‰ = (万元)本年应提坏账准备= -( + )=- (万元) 借:坏账准备 贷:管理费用 坏账准备 ( 98) 补提 ( 99) 1 确认损失 补提 ( 20xx) ( 20xx) 冲 ( 20xx) 例: 某企业 20xx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为200万元; 20xx年末确认坏损失 3万元,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为 400万元; 20xx年收回已转销的坏账 2万元,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为 350万元。 坏账准备的提取比例为 5‰。 该企业 3年内计提 “ 坏账准备 ” 计入 “ 管理费用 ” 账户的金额累计为( 27500)元。 计入管理费用累计金额 = 1+ 4- = (万元) 分析如下: 应收账款 坏账准备 ( 20xx) 200 ( 20xx) 1 ( 20xx) 400 ( 20xx) 3 ( 20xx) 350 补提 4 ( 20xx) 2 收回 2 冲销 ( 20xx) 估计坏账损失的方法 估计坏账损失的方法有: ① 应收款项余额百分比法 ② 账龄分析法 ③ 销货百分比法 ④ 个别认定法等 ( 一 ) 账龄分析法 —— 是根据应收款项账龄的长短来估计坏账的方法。 账龄指的是顾客所欠账款的时间。 一般来说 , 账龄越长 , 发生坏账的可能性就越大。 应注意的是 , 采用账龄分析法计提坏账准备时 , 收到债务单位当期偿还的部分债务后 , 剩余的应收账款 , 不应改变其账龄仍应按原账龄加上本期应增加的账龄确定;在存在多笔应收账款 、 且各笔应收账款账龄不同的情况下 , 收到债务单位当期偿还的部分债务 , 应当逐笔认定收到的是哪一笔应收账款;如果确实无法认定的 ,按照先发生先收回的原则确定 , 剩余应收账款的账龄按上述同一原则确定。 参阅教材 P30例 4 ( 二 ) 应收款项余额百分比法 —— 是根据会计期末应收款项的余额和估计的坏账率 , 估计坏账损失 , 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 例如:某企业采用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计提坏账准备 , 计提比例为 3%。 20xx年 12月 31 日 , 应收账款的借方余额为 100万元 , 应收票据的借方余额为 30万元 , 其他应收款科目借方余额为 5万元 , 坏账准备借方余额为 5万元。 该企业 20xx年 12月 31日应补提的坏账准备为( )万元。 A. 1. 85 B. 9. 05 C. 8. 15 D. 0. 95 答案: C ( 100+5) 3% + 5= 8. 15 采用应收款项余额百分比法计提坏账准备时 , 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1)已确认并已转销的坏账损失 , 如果以后又收回 , 应及时按收回金额借记 “ 应收账款 ” 科目 , 贷记 “ 坏账准备 ” 科目 ,同时借记 “ 银行存款 ” 科目 , 贷记 “ 应收账款 ” 科目 , 而不应直接从 “ 银行存款 ”科目转入 “ 坏账准备 ” 科目。 (2)已确认并已转销的坏账损失 , 如果以后又收回 , 应按收回的金额贷记 “ 坏账准备 ” 科目 , 而不是直接冲减管理费用。 3. 销货百分比法 —— 是以赊销金额的一定百分比作为估计坏账的方法。 企业可以根据过去的经验和有关资料 , 估计坏账损失与赊销金额之间的比率 , 也可用其他更合理的方法进行估计。 4. 个别认定法 —— 是根据每一项应收账款的情况来估计坏账损失的方法。 例如:在采用账龄分析法 、 应收款项余额百分比法等方法的同时 , 如果某项应收款项的可收回性与其他各项应收款项存在明 显的差别 , 也可以对该项应收款采用个别认定法计提坏账准备。 ( ) 答案: √ 第五节 应收债权出售和融资 一 、 应收债权出售 、 融资业务的核算原则 企业将其按照销售商品 、 提供劳务的销售合同所产生的应收债权出售给银行等金融机构 , 在进行会计核算时 , 应按照“ 实质重于形式 ” 的原则 , 充分考虑交易的经济实质。 对于有明确的证据表明有关交易事项满足销售确认条件 , 如与应收债权有关的风险 、 报酬实质上已经发生转移等 , 应按照出售应收债权处理 , 并确认相关损益。 否则 , 应作为以应收债权为质押取得的借款进行会计处理。 例如:对企业将应收债权出售给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业务 , 在会计处理上作为出售应收债权处理的判断标准是 ( )。 A. 与金融机构签订了销售合同 B. 以应收债权为质押取得借款 C. 该交易事项满足销售的确认条件 D. 应收债权出售的收益可以计量 答案: C 二 、 以应收债权为质押取得借款的核算 企业将其按照销售商品 、 提供劳务的销售合同所产生的应收债权提供给银行作为其向银行借款的质押的 , 应将从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得的款项确认为对银行的一项负债 , 作为短期。中级会计实务辅导讲义2(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