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文学内容摘要:

 鲁迅先生说: “ 堂吉诃德立志打抱不平不能说是错误的 , 错误的是他的方法。 ” 堂吉诃德形象的意义  , 广泛地反映了西班牙的社会现实;  , 即具有人文主义理想又找不到实现理想的道路的矛盾;  ;塞万提斯说:“ 这是对骑士文学的一种讽刺 , 要把骑士文学万恶的地场完全捣毁。 ”  堂吉诃德作为不朽的艺术典型 , 已成为脱离实际 、 耽于幻想 、 主观主义的同义语。 桑丘 •潘沙的形象  西班牙农民的典型,他与堂吉诃德既对立又互为补充。  讲求实际 , 反映出农民的狭隘和目光短浅。  代表了劳动人民的机智 、 善良和乐观精神。 他对现实有正确的判断力;谈吐诙谐 , 妙语连珠;跟堂吉诃德吃尽苦头 , 但终未弃他;在当总督的日子里 , 他断案如神 , 执法严明 , 锄强扶弱。 堂吉诃德为之奋斗一生没有做到的 , 他做到了。  害你哭的人爱你深。  无论瓦罐碰了石头 , 或者石头碰了瓦罐 , 遭殃的总是瓦罐。  拿到了线头就抽开了线球。  我不碰挂铃铛的狗。  天空的老鹰不如手里的麻雀。  乘着顺风 , 就该扯篷。  肚子吃饱 , 动身就跑。  别人的痛苦 , 一根头发丝都挂得住。  礼物碾得碎岩石。  背上驭着银和金 , 驴儿上山就有劲。  看见我怀孕了 , 却指望我是处女。 艺术成就  讽刺和夸张的手法,现实与幻想相结合 ;  戏拟骑士传奇的形式。 “借题发挥,放笔写去,海阔天空,一无拘束”。 摒弃了骑士传奇的虚幻性,吸收了流浪汉小说的写实性。 骑士传奇与 《 堂吉诃德 》 之比较  骑士小说里的英雄是武艺超人 , 战无不胜的 , 而堂吉诃德却是一哭丧着脸的老儿 , 每战必败;英雄往往有仙丹妙药 ,而堂吉诃德也如法炮制了神油 , 但喝下去呕吐不止 , 桑丘大小便失禁;英雄有骏马为坐骑和坚固的盔甲 , 堂吉诃德有驽辛难得和霉烂的盔甲;英雄有娇贵无比的绝世美人为意中人 , 而堂吉诃德有杜尔西内亚 , 且壮硕无比。 英国人文主义文学 《 乌托邦 》 “最完美的国家制度和乌托邦新岛的既有益又有趣的书” 托马斯 •莫尔 Sir Thomas More (14781535) 莎士比亚 他不属于一个时代, 而属于所有的世纪。 —— 本 琼生 前期(1590-1600) ( 历史剧和喜剧时期 )  历史剧(9部) 1590 《 亨利六世 》 (中、下篇) 1591 《 亨利六世 》 (上篇) 1592 《 理查三世 》 1595 《 理查二世 》 1596 《 约翰王 》 1597 《 亨利四世 》 (上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