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言语表达—教学篇内容摘要:
声绘色地叙述道: • 一天深夜,在一个小巷的尽头,两个人走了个对面。 其中一个问另一个。 ‚ 这儿有警察吗。 ‛ • 另一个回答: ‚ 没有 ‛‚ 那么,能不能在附近很快找到一位呢。 ‛‚ 恐怕不可能 ‛ 另一个又答: ‘ 不可能。 ’ 这人突然命令另一人道: ‘ 那好吧,把你的手机和钱交给我。 ’‛ 幼儿听后大笑。 此时,老师及时发问: ‚ 这个笑话的结尾有什么特点。 ‛ 幼儿回答: ‚ 出人意料。 ‛ 老师又问: ‚ 它反映了坏人的一种什么心理。 ‛ 幼儿答: ‚ 害怕警察。 ‛ 老师说: ‚ 今天,我们要学的故事也写到了警察,结尾也出人意料,这是为什么呢。 让我们一起从故事中找答案。 ‛ • 操作活动类 • 2① 实验导入 • 例 1:科学活动 《 空气 》 ,教师: ‚ 现在首先请小朋友们观察:装满水盖着纸板的玻璃杯在倒过来后,杯中的水和杯下面的纸却不会掉下来,这是为什么呢。 ‛ 从而激发幼儿产幼解决问题的欲望,主动地去寻找这一现象产幼的原因。 • 例 2:科学活动 《 磁铁 》 ,教师: ‚ 今天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条形磁铁和碎铁屑、玻璃板、手绢、纸、水等许多器材 ……” ,然后给幼儿以充分的时间去动手操作,使他们在动手实践过程中,主动地发现 ‚ 磁铁两端吸铁多 ‛ 、 ‚ 磁铁隔着东西也能吸铁 ‛ 以及 ‚ 磁铁只能吸铁,而不能吸其它物品 ‛ 等等特性。 • 2② 观察导入 • 例 1:科学活动 《 鱼 》 :师:“老师今天钓了许多鱼,小朋友高兴不高兴。 现在老师把鱼盆搬到你们面前,让你们仔细看看。 (把三个鱼盆分别放到小朋友面前,使每个幼儿都能看清楚。 )你们看鱼在干什么。 鱼看见小朋友非常高兴,它们在水里游来游去,还要跟小朋友说话哩。 你们听。 (打开录音机。 鱼:“小朋友,你们好。 你们知道我是谁。 我的名字叫鱼,你们看,我身上有些什么。 ”关录音。 )小朋友,鱼请你们看它身上有些什么,大家仔细看,看清楚了就说给鱼听。 ” • 例 2:科学活动 《 水果和干果 》 :教师发给每个小朋友一枚茄枝,然后问;“你们看茄枝的外壳是什么颜色的。 摸摸它,手里有什么感觉。 是光滑的,还是粗糙的。 现在剥开外壳,看看里面的果肉是什行颜色。 放在嘴里吃它,感觉有什么味。 吃完果肉以后要吐出里面的硬的东西来,谁知道这又黑又硬的东西叫什么。 ” • 2③ 实践导入 • 例 1:健康活动 《 营养配餐 》 :教师:“小朋友们,我钓了很多鱼,想做成好吃的菜,可是不知道怎么配菜,谁能帮助我。 ” • 例 2:讲授摩擦力时,教师:“我先拿出一个盛满米的玻璃瓶放在桌上,并拿出两根筷子,看谁能用筷子把米瓶挪到桌子另一端。 ”有的幼儿用筷子夹,也有的聪明幼儿试着用一根筷子插入米瓶当中,最后竟用一根筷子把米瓶提起来。 这时教师问:“为什么一只筷子能把米瓶提出来。 原来摩擦力帮了大忙。 什么是摩擦力呢。 它有哪些作用和特点。 现在我们就来学习这个问题。 ”这样导入,幼儿有亲身感受,学习起来注意力集中,记忆准确。 • 2④ 惊奇现象导入 • 例 1:社会活动 《 保护环境 》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吗。 在几百年前,我们这里是一片大海洋呢。 现在怎么没有海,都变成陆地了呢。 ” • 例 2:讲简单的磁现象,可以通过介绍我国四大发明之一“指南针”导入新课;讲 《 沉和浮 》 可以引用阿基米德称皇冠的故事或曹冲称象的典故来导入。 • 2⑤ 引趣导入 • 例 1:音乐 《 顽皮的杜鹃 》 ;师:“当我走在草地上,咕咕,听见杜鹃在歌唱,咕咕,当我轻轻走过去,咕咕,杜鹃飞向小河旁,咕咕,我又赶紧跑进去,咕咕,它又飞向远方,咕咕,咕咕,咕咕 …… 我们一起玩一个小朋友和杜鹃捉迷藏的游戏吧,说说杜鹃是怎样叫的。 ” •。 • 例 2: 《 蜘蛛 》 ,教师首先设问:“你们知道人类有史以来最早的丝织品是件什么东西吗。 (稍停片刻)那是一副用蜘蛛丝织成的手套,现在珍藏在法国巴黎博物馆。 ”这不禁使幼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接下去学习 《 蜘蛛 》 效果自然很好。 • 2⑥ 肢体体验导入 • 例 1:如 《 头发肩膀膝盖脚 》 ,原歌词是:“头发肩膀膝盖脚,膝盖脚,膝盖脚,头发肩膀膝盖脚。 ”教师提出游戏方式:全体幼儿先把双手轻轻放在脸颊上,老师喊出身体某一部位的名称时,请你们须以最快的速度将双手移到该部位上去”教师再以随意的顺序喊,有时快有时慢,以使幼儿感到紧张有趣。 然后教师改用歌词中的顺序喊并逐步加快,让幼儿逐步发现其中重复的规律。 最后教师改用歌唱的方式发出指令,让幼儿逐步熟悉歌曲的整体形象。教师言语表达—教学篇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
的是风吹来的方向。 这时吹什么风。 西风 简易风向标 风速测量仪器: 风速仪 风速 :风每秒钟行进多少米 0级 :平静,如烟直上 8级以上 :具有破坏力 风速等级 (风级) 风速 (米 /秒) 特征描述 0 平静:烟垂直上升。 1 轻风:不能吹动风向标、但使烟飘移。 2 微风:脸可感受到风吹,树叶沙沙响,风向标动。 3 柔风:树叶、小树枝和旗被吹动; 4 小风:扬起尘土和纸片,树枝摇动。 5 —
教师资格保教知识与能力
史理论 代表人物: 维果斯基(前苏聍, 1896—1934) 主要观点: 1.强课文化癿重要性 个体癿心理在低级心理机能癿基础上逐渐吐高级心理机能収展。 収展得益二由外吐内.卲个体通过内化仍情境中吸叏知诃,获得収展。 第二节 儿童发展理论 2.诧言癿角色 诧言使人类癿社会亝流发成可能。 有了诧言,才能使“抚养不教育”成为可能。 3.最近収展区 孥生癿収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孥生癿 现有水平
教师:朱林利,副教授,llzhu@zjueducn航空航天学院应用
3= mS S S 0 且它的轨迹是经过坐标原点并与 l、 3三坐标轴夹角相同的等倾斜直线 平均应力为零,即 m=0,应力偏量 Sij不等于零。 应力偏量为常量,即 Sl= C1, S2= C2, S3= C3 1 1 2 2 3 3 mc c c 轨迹是与等倾线平行但不经过坐标原点的直线 在主应力空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