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辅导汤子赢、哲风屏、汤小丹内容摘要:

答: P166— 倒 6行 请求分页存储管理方式 ( 1) 基本思想 在请求分页存储管理方式中,不限定把进程的整个地址空间全部装入主存,而只要求把当前需要的一部分装入主存,由系统实现进程的正确运行,其它的页面当需要时才去调用。 这样实现了主存的 “ 扩充 ”。 ( 2) 地址变换机构(见 P170) ( 3) 页面的管理: ① 页面调入测略 请求式调页 预先调页 ② 页面置换算法: FIFO 最近最久不用页面置换算法 LRU 简单的 Clock置换算法(又称最近未用算法 NRU或近似最近最久未用算法) 抖动状态(系统抖动)。 答: P183 —18行 请求分段存储管理方式 ( 1) 基本思想 在请求分段存储管理方式中,把作业的所有分段的副本保存在辅存中,当其运行时,只要求把当前需要的一段或数段装入主存,其它的段当需要时才装入,由系统实现进程的正确运行。 这样实现了主存的 “ 扩充 ”。 ( 2) 地址变换机构 (见 P186) ( 3) 缺段处理(见 P185) ( 4)分段共享 ① 共享段表(见 P187) ② 分段保护: 越界检查(段长值) 存取控制检查 段页式存储管理 段页式存储管理 ( 1) 基本思想(见 P162——倒 8行) ( 2) 地址变换机构 (见 P164) 例题: P195 中的 9 题和 11题 第七章 设备管理 一、 I/O系统的组成 I/O系统的结构 (见 P197 图 72) ( 1) 设备: ① 独占设备 ——在一段时间内只允许一个用户访问的设备。 ② 共享设备 ——在一段时间内允许多个用户访问的设备。 ③ 虚拟设备 ——将一台独占物理设备变换为若干台逻辑设备。 ( 2) 设备控制器: ① 是 CPU与 I/O设备之间的接口,它接收从 CPU发来的命令,并控制 I/O设备工作。 ② 设备控制器是可编址设备。 当用于控制多台设备时,则具有多个地址。 ( 3) 通道: ① 字节多路通道(见 P201 图 74) ② 数组选择通道 ——按数组方式进行数据传送,但在一段时间内只能为一台设备占用,执行一道通道程序。 ③ 数组多路通道 ——按数组方式进行数据传送,但能为多台设备占用,高速的进行数据传送。 二、 I/O控制方式 程序 I/O方式(查询方式) (见 P203 图 77) 中断驱动方式 (见 P203 图 77) DMA方式(见 P203 图 77) 通道、通道程序的概念(见 P206 倒 1行) 三、 缓冲管理 引入缓冲原因(见 P207 倒 9行) 单缓冲(见 P208 图 710) 双缓冲(见 P208 图 710) 循环缓冲(见 P208 图 710) 缓冲池 ——既能用于输入,又能用于输出的公用缓冲池,池中的缓冲区可供多个进程共享。 缓冲技术是以空间换取时间,而且只能在设备使用不均衡时起到平滑作用。 四、 设备分配 设备控制表、通道控制表、系统设备表、控制器控制表 设备分配中应考虑的若干因素 l 设备的固有属性:独享设备、共享设备、虚拟设备 l 设备的分配算法: FIFO、优先级高者优先 l 设备分配中的安全性 设备固有属性不同,其分配算法不同 SPOOLING技术(见 P219 ——17行 ) 五、设备处理 设备处理程序又称为设备驱动程序,它是 I/O进程与设备控制器之间的通信程序。 ① 初始化 I/O设备 ② 设备与进程之间的数据传送 ③ 当数据传完之后,将产生中断信号将它换醒,进入中断处理过程。 中断处理过程(见 P224 图 719) 用户请求设备使用的是逻辑设备名(见 P217 图 716) 由系统通过逻辑设备表实现逻辑设备到物理设备的映射。 当更换物理设备时,用户的程序不用改,仅修改逻辑设备表。 第八章 文件系统 一、 文件和文件系统的基本概念 数据项 ——记录 ——文件(见 P228 图 81) 文件系统模型(见 P229 图 82) 文件的操作(见 P231 17行 ) 二、文件逻辑结构 顺序文件(见 P234 图 83) 优点:可以快速实现批量存取,可存储在磁带上 缺点:增删困难 索引文件(见 P235 图 84) 优点:实现直接存取、快速 缺点:增加空间开销 三、 目录管理 对文件目录管理要求(见 P236 倒 5行) 文件控制块与文件目录(见 P2377行) 单级文件目录(见 P239 图 88) 缺点:查找速度慢、不允许重名、不便于实现文件共享 两级目录和多级目录(见 P240 图 8 图 810) l 当前目录 ——工作目录 l 优点: ① 检查速度快 ② 不同目录可以重名 ③ 不同用户可使用不同名字,来访问系统中的同一个共享文件。 文件共享 ——基本文件目录和符号文件目录组成。 (见 P245 图 812) 分级安全管理 ① 系统级管理: 注册(见 P253倒 12行) 登录(见 P2542行) ② 用户级安全管理: 用户分类:超级用户、文件主等 文件访问权: r、 w、 e ③ 目录级安全管理(见 P2559行) ④ 文件级安全管理(见 P25520行) l 用户对文件的访问:将由用户访问表、目录访问权限及文件属性三者的权限所确定。 实现文件的保护的方法 ① 访问矩阵(见 P249 图 817) ② 访问控制表:以一个文件建立的访问控制表 ③ 访问权限表:以一个用户建立的访问控制表 第九章 磁盘存储器管理 一、 早期磁盘调度算法 先来先服务(见 P261 图 92) 最短寻道时间优先(见 P261 图 93) 进程的“饥饿”现象 扫描法(见 P262 图 94) 循环扫描法(见 P262 图 95) 二、 外存分配方法 连续分配 ——将文件信息存放在连续编号的物理块中。 (见 P264 图 96) 优点: 结构简单,存取速度快。 缺点: 长度事先确定,随后不允许增加长度。 链接分配 ——将文件信息存放在非连续编号的物理块中。 (见 P265 图 97) 优点: 插入、删除方便,文件长度可变。 缺点: 查找困难。 索引文件(见 P267 9行、 图 910) 优点: 结构简单,存取速度快。 缺点: 长度事先确定,随后不允许增加长度。 三、 空闲存储空间的管理方法 空闲表法(见 P270 7行、 图 9113) 空闲链表法(见 P271 5行) 位示图法(见 P271 13行、 图 914) 成组链接法 (见 P27 图 915) 第十章 操作系统接口 用户与操作系统的接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