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1904-20xx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内容摘要:
“ 输多少西西的血。 该怎么办。 ” 我安慰她: “ 你只管放心。 没有问题,治病要紧。 ” 她不止一次地说: “ 你辛苦了。 ” 我有什么苦呢。 我能够为我最亲爱的人做事情,哪怕做一件小事,我也高兴。 后来她的身体更不行了。 医生给她输氧气,鼻子里整天插着管子。 她几次要求拿开,这说明她感到难受,但是听了我们的劝告,她终于忍受下去了。 开刀以后她只活了五天。 谁也想不到她会去得这么快。 五天中间我整天守在病床前,默默地望着她在受苦(我是设身处地感觉到这样的),可是她除了两、三次要求搬开床前巨大的氧气筒,三、四次表示担心输血较多付不出医药费之外,并没有抱怨过什么。 见到熟人她常有这样一种表情:请原谅我麻烦了你们。 她非常安静,但并未昏睡,始终睁大两只眼睛。 眼睛很大,很美,很亮。 我望着。 望着,好像在望快要燃尽的烛火。 我多么想让这对眼睛永远亮下去。 我多么害怕她离开我。 我甚至愿意为我那十四卷“ 邪书 ” 受到千刀万剐,只求她能安静地活下去。 在第四部分,作者的情感又一次转向现在,梦魇般的日子结束了,巴金恢复了自由,又能重新拿起笔了,但斯人已去。 作者的记忆又转向更遥远的过去,和萧珊初识的日子,他们几十年相濡以沫的岁月。 在呼应开头的同 时,他充满深情地评价自己亲密的爱人:“她是我生命的一部分,她的骨灰里有我的泪和血。 ”情感显得深沉而真诚。 在抗日战争紧张的时期,我们一起在日军进城以前十多个小时逃离广州,我们从广东到广西,从昆明到桂林,从金华到温州,我们分散了,又重见,相见后又别离。 在我那两册 《 旅途通讯 》 中就有一部分这种生活的记录。 „„ 在那些年代,每当我落在困苦的境地里、朋友们各奔前程的时候,她总是亲切地在我耳边说: “ 不要难过,我不会离开你,我在你的身边。 ”的确,只有她最后一次进手术室之前她才说过这样一句: “ 我们要分别了。 ” 她不是 “ 作协分会 ” 或者刊物的正式工作人员,可是仍然被 “ 勒令 ” 靠边劳动、站队挂牌,放回家以后,又给揪到机关。 她怕人看见,每天大清早起来,拿着扫帚出门,扫得精疲力尽,才回到家里, …… 我偶尔看见她拿着扫帚回来,不敢正眼看她,我感到负罪的心情,这是对她的一个致命的打击。 不到两个月,她病倒了,以后就没有再出去扫街(我妹妹继续扫了一个时期),但是也没有完全恢复健康。 尽管她还继续拖了四年,但一直到死她并不曾看到我恢复自由。 这就是她的最后,然而绝不是她的结局。 她的结局将和我的结局连在一起。 巴金的这篇作品文字质朴,以情取胜,是当代散文史上的悼亡名篇,堪与朱自清的 《 悼亡妻 》 相媲美。 但这又不是一篇纯粹的悼亡之作,全篇在情思婉转之中有沉痛的叩问,直指文革的荒谬与黑暗。 《 怀念萧珊 》 与《 随想录 》 的其他怀人系列相比,虽然在自我批判上不是特别突出,但仍然可见作者的自省意识。 他痛苦地看到自己为妻子和家人所带来的厄运,情感真挚沉痛,摈弃虚饰,以质朴的记录风格见长。 这种无技巧写作,在很大程度上是巴金 “ 讲真话 ” 理念的凸显。巴金1904-20xx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
相关推荐
胜利。 对他来说,决定政策的是个人的气质而不是空洞的原则,他是一个爱国者和战士,而不是一个建设性的政治家。 他从实际出发,在 1919年巴黎和会上持怀疑态度,激怒了理想主义的伍德罗 威尔逊,而在法国,人们都觉得他对德国太宽大为怀了。 这种批评加上一些政治家对他的擅权表示不满,使他于 1920年 1月退出政界。 他在退休之后仍担心德国会东山再起,甚至预言 1940年将是最危险的一年
格的自觉生成,是学识与修养、能力与品行的和谐共生。 10 然而,在我国教师教育实践中,出现了一种技能优先的行为主义倾向,只片面强调专业技能和教学实效,造就了一批 “缺乏道德的教学能手”、“没有精神的教育专家”。 把教师理解为严格按照某种计划控制、操作和生产的施工员,忘记了教师的道德人格以及师生关系的道德性所具有的重要的教育意义,消解了教师教育行动的道德性
没有换得保全一家人, 1968年 8月,巴金被关进牛棚改造,随后经受了大字报、挂牌游街等形式的批斗。 1970年,到农村改造,掏大粪、喂猪、背稻草、种地 „„ 1972年,妻子萧珊在饱受精神折磨后患上癌症,病逝。 巴金的儿子在劳动改造的过程中也饱受精神和肉体上的折磨,性格变得内向抑郁,疾病缠身。 此时,巴金 69岁。 巴金曾在 《 病中 》 一文写道:“当姚文元拿着棒子的时候
t 静坐不能导致的疼痛 primary or central parkinsonian pain 周围或中枢的帕金森氏疼痛 影像学与早期诊断 • 经颅超声 • PET • SPECT 结合 SPECT、超声等可作为早期诊断的手段。 PD患者双侧中脑黑质内斑片状强回声,回声强度等同于中央的中脑中线回声 血清学标志物与早期诊断 • 血液学标志物 – 共核蛋白 – PARK1, LRRK2等 –
Libraries设立于 2020年 5月,已收录开放存取期刊 2020多种。 该目录收录的均为学术性、研究性期刊。 Free Full Text 免费全文 综合 7000多种学术期刊的直接链接 Digital Library of MIT Theses 综合 麻省理工学院的博硕士论文数据库( 1888至今),提供了目次检索,并有少部分全文。 日本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集成 (JSTAGE) 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