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祖籍浙江嘉兴,1904年生于四川内容摘要:

没有换得保全一家人, 1968年 8月,巴金被关进牛棚改造,随后经受了大字报、挂牌游街等形式的批斗。 1970年,到农村改造,掏大粪、喂猪、背稻草、种地 „„ 1972年,妻子萧珊在饱受精神折磨后患上癌症,病逝。 巴金的儿子在劳动改造的过程中也饱受精神和肉体上的折磨,性格变得内向抑郁,疾病缠身。 此时,巴金 69岁。 巴金曾在 《 病中 》 一文写道:“当姚文元拿着棒子的时候,我给关在牛棚里除了唯唯诺诺之外,敢于做过什么事情。 十年间我不过是一条含着眼泪等人宰割的牛。 ” 关于 《 随想录 》 “讲出了真话,我可以心安理得地离开人世了。 ” —— 巴金 仅凭早期的 《 激流三部曲 》 、 《 爱情三部曲 》 ,巴金就已经确立了“巴、老、曹”并称的巨匠地位。 但因为有了 5卷本、 40多万字的 《 随想录 》 ,不但使他的文学创作攀上新的高峰,也更使他因“讲真话”的巨大的勇气,而成为一个特殊时代中最具标志性意义的榜样。 正如鲁迅已经不仅 是中国文学的旗手,更是民族 性格和意志的标志一样,巴金 是作为民族良心和品质的旗帜 而被人们所崇敬。 二十世纪的良心 从巴金身上我们可以学到些什么。 “ 在那个动乱的年代,多数群众卷入纷争之中,巴金也是受害者之一,他经历了一场浩劫,不仅失去了小狗包弟,而且失去了最亲的亲人萧珊,可他没有怨天尤人, “ 文革 ” 结束了,国人应该自我反省,而率先反省的竟然是一个无过错的老人。 巴金的 《 随想录 》 出版后,引发文坛的震动,就是因为作者以自我反省的方式观照过去的一段历史,警醒人们记取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