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术前识别持续性房颤导管消融治疗的“无低反应者”?内容摘要:

,左心房大小并不能独立预测持续性房颤患者导管消融治疗的效果 有无定量化,能更直接反映房颤维持基质的指标。 术前识别持续性房颤导管消融治疗的“无 /低反应者” Heart Rhythm( 2020)  连续入选 200例房颤患者(阵发性 154例,非阵发性 46例)  非阵发性患者的房颤病史为( 177。 )个月  术前测定血清 TGFβ1水平,搜集临床及超声数据  随访( 177。 )个月  房颤复发:消融术 3个月后监测到> 1分钟的房颤 三、心房纤维化与房颤复发 血清 TGFβ1与房颤消融预后 血清 TGFβ1与非阵发性房颤患者的消融预后相关  多因素分析提示, 血清 TGFβ1水平 ( OR= , P= )与 左房 直径 ( OR= , P= )是持续性房颤患者导管消融术后复发的独立预测因素  血清 TGFβ1> 、特异性分别为 73%、 69%  左房 直径 ( LAD)> 43mm预测术后房颤复发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 77%、 75% 持续性房颤患者中, 30例( 65%)复发,其中 8例二次消融 生存曲线分析 ( ROC曲线下面积为 ) ( ROC曲线下面积为 ) 血清“ TGFβ1水平联合左房直径” 有助于提高持续性房颤患者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 左房 直径 > 43mm合并血清 TGFβ1> , 房颤复发率最高( 89%) 延迟增强磁共振( DEMRI)检出的心房纤维化范围与房颤消融预后  81例(阵发 40例,持续 41例)行肺静脉隔离的房颤患者,消融前应用三维延迟增强磁共振技术评价左心房心肌组织  6例健康志愿者 (平均年龄: 177。 )  术后至少 6月评价房颤复发情况  平均随访 177。 ( 619月)  应用软件技术对延迟增强行空间量化,并与术中电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