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国培历史1班简报三内容摘要:

,将 《 标准(实验稿) 》 中有关史实进行重新排列,删除较难和较偏的部分,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建立时序意识和时空概念。 新课标确定中国史和世界史的主线。 中国古代史以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和独特文明,及历代的时代特征为核心。 中国古代史的学习以掌握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和独特文明为核心。 中国近代史以救亡图存为主线,兼顾现代化因素。 中国现代史突出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世界史则注重全面反映多元文化和历史发展的多样性,以及世界各国各地区之间联系的不断加强。 根据 “ 课程设计思路 ” 弱化学习主题、依照历史发展时序的原则所做的调整,新课标重新编写每一个学习板块中的导言。 导言的目的,一是通过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和解读课程内容中所选择的史事,基本勾勒该学习板块所涉及的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主要特征;二是使教师能够了解该学习板块教学内容的总体框架和结构;三是从三维目标的三个层次应该达到的学习目标。 在每一个学习板块课程内容的选择上,精选最基本、最重要的史事,删除《 标准(实验稿) 》 中过难、过偏的学习内容,降低难度。 同时,根据历史课程的时序要求和时代的发展,适当增加一些内容。 与 《 标准(实验稿) 》 的知识点相比, 《 标准 》 减少了 56个知识点,增补了 25个必要的知识点,使内容总量有所下降。 学习板块 增加的内容 减少的内容 中国古代史 文景之治、东汉、安史之乱、宋朝重文轻武、清朝前期的兴盛 元谋人、尧舜禹传说、禅让制、世袭制、 《 九章算术 》 、《 水经注 》 、 《 资治通鉴 》 中国近代史 义和团、袁世凯复辟帝制、北洋军阀混战、解放区土改、齐白石 左宗棠收复新疆、魏源、严复、詹天佑、侯德榜 中国现代史 雷锋、北京奥运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发展、社会和谐 西藏和平解放、 1954年宪法、国企改革、 《 民法通则 》 、《 刑法 》 、 “ 亚太经合组织 ” 、计算机网络技术、 “ 863计划 ” 、教育、文艺、体育、就业制度、医疗保险 世界古代史 希腊罗马古典文化、法兰克王国、西欧庄园、大学的兴起、《 查士丁尼法典 》 南方古猿、人类起源、三大人种、该亚与厄瑞斯忒的传说、母系氏族社会、父系氏族社会、布匿战争、查理马特改革、马可 波罗、象形文字、楔形文字、 《 荷马史诗 》等古典文学、阿基米德、巴黎圣母院 世界近代史 租地农场、手工工场 克莱武在印度掠夺、宪章运动、伏尔泰、爱因斯坦 世界现代史 社会保障制度、苏联模式社会主义、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生态与人口问题 国会纵火案、反犹暴行、绥靖政策、二战后美国经济的特点、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印度独立、中东战争、科索沃战争、生物工程技术、德莱赛、毕加索、爵士乐、好莱坞 把新的研究成果吸收到 《 标准 》 中。 除了具体的内容之外, 最明显的是将第一次世界大战放在世界现代史的学习板块之中。 根据国内外近几十年来的新的研究成果,将 19世纪末 20世纪初 作为世界现代史的开端,已经基本得到公认。 历史不仅仅是政治,历史书中介绍的应该是人类文明成果。 如果初中学生翻开中国古代史,看到的只是古代王朝更替,只知 道一些王侯将相,而不了解中国古代那么多的优秀人类文明成 果,那就太遗憾了。 所以,突出时代特征、讲述中国古代政治、 经济、思想文化、对外关系和民族关系六个方面的突出事件是大 家盼望的。 删掉世界古代史的某些艰涩枯燥的内容也是大家期待的。 学习收获(三) 朱老师在讲座中谈到关于第四部分 ——实施建议的修订。 在实施建议部分,新课标重新排列旧课标的叙述顺序, 并对各个部分的文字作了较大修改,使要求更为明确清晰。 在 “ 教学建议 ” 中,概括提出七点建议是: 坚持正确的思想 导向和价值判断;充分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注重对基本 史实进行必要的讲述 ;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注意历 史知识多领域、多层次的联系;提倡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的 多样化;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旧课标的建议 虽然也是七点,但是,新课标的七点建议叙述更为详实。 新课 标的前三点明显不同不旧课标。 新课标同时强调了教师在教学 中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 “ 评价建议 ” 中,明确指出 “ 评价须以本标准中的 ‘ 课程目标 ’和 ‘ 课程内容 ’ 为依据,注重目标、教学和评价的一致性,运用科学、可行和多样的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历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